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篇 民主思想的古典脈絡 第二章 古典共和思想中的公民政治共同體──亞里斯多德與西塞羅的解釋 一、引言 二、古雅典城邦的民主與古羅馬共和的貴族政體 三、亞里斯多德的公民政治共同體的理念 四、西塞羅的公民社會的概念 第三章 聖奧古斯丁的政治神學的批判 一、引言 二、奧古斯丁的關懷 三、超越性的論證原則 四、上帝之城與俗世之城 五、對古典共和之公民政治共同體的批判 六、結論 第二篇 人民主權與憲政民主 第四章 從君主的威勢到國家主權者權位的轉變 一、引言 二、政治領導者(主權)與民主的問題 三、古羅馬的帝國理念──塞尼嘉的「皇權帝制」的正當性論證與中古封建的「君主制」原則 四、但丁的帝國理念 五、馬基維利的政治領導的理念 六、拉‧波艾西的反君主制原則 七、國家主權理論的轉向 八、結論:在社會契約論下的主權理論的弔詭 第五章 史賓諾莎與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蘊含的民主的弔詭 一、引言 二、史賓諾莎之絕對性民主主權的理念與憲政法治的緊張 三、盧梭的人民主權的批判觀點 第六章 革命與民主政治的正當性──鄂蘭與列弗的解釋 一、引言 二、人民主權與民族的絕對主義 三、民主革命的極權政治傾向 四、結論 第七章 革命後的政治思辨──柏克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與龔斯當的自由憲政的觀點 一、柏克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 二、龔斯當的「自由憲政」的理念 第八章 民主憲政國家與人民主權之間的緊張──卡爾‧施密特對議會式民主的批判 一、引言 二、市民法治國的內在矛盾 三、對議會式民主的批判 四、議會民主制裡中立性的問題 五、挽救憲政民主的途徑―國家主權者的政治決斷與「公投」的人民決斷 六、結論 第九章 政治的代表性與自由民主體制──施密特、鄂蘭與列弗論國家與人民的關係 一、引言 二、施密特的民主的同一性與國家的代表性原則 三、鄂蘭對代議民主制的批判及其共和主義式的民主理念 四、列弗的民主政體理論 五、結論 第三篇 民主社會的實踐議題 第十章 市民社會與自由民主──蓋爾勒的觀點 一、市民社會與人個體性之倫理 二、人之個體性、市民社會,以及現代性文化的關聯 三、人的個體性與單原子之個人 四、市民社會、自由民主與民族主義 五、結論 第十一章 公共領域的倫理與民主政治 一、公共領域的古典意象與現代詮釋 二、現代性之公共空間面臨的問題 三、公共空間的倫理性格 四、結論 第十二章 政治之罪惡與寬恕的可能性──以漢娜‧鄂蘭的解釋為焦點 一、引言 二、納粹極權主義之罪惡的解釋 三、罪惡與思維能力之障蔽 四、公民責任的三個層次 五、結論 第十三章 公平正義的實踐及其困境──比爾‧霍尚維隆的福利國家理論 一、引言 二、歐美福利國家的型態及其面臨的問題 三、保險制與補償助益制的原則──霍尚維隆的福利國家理論 四、福利國家實踐上的限制 五、福利國家的民意──以英國《遠見》雜誌的社會調查為例 六、結論 第十四章 結論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蔡英文 1952年6月4日出生於台灣,東海大學歷史系及研究所畢業,英國約克大學政治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政治系及渥爾森學院訪問學人,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要著作有:《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聯經出版公司)、《當代政治思潮》(三民書局)等。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