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福音要在中國傳揚,誰能阻擋呢? 身為基督新教首位深耕溫州的傳教士, 曹雅直夫婦清楚知道自己的呼召, 毫無保留地去中國服事, 本書記錄了其中的艱辛患難, 更讓我們看到神的奇妙作為。 關於本書,曹雅直夫人是這麼說的: 我這樣記下一個宣教士的人生,她所經歷的喜樂、憂傷、鼓舞和失落,如果能給那些孤單的心靈一點鼓勵,給那些行走在這條艱辛道路上,膝蓋發軟的人一點剛強,讓他們重新想起主親自給我們的應許:「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如果是這樣,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曹明道 書中敘述曹雅直、曹明道夫婦如何清楚天上的呼召,以致于蒙祝福,內心順服,毫無保留地去愛、去中國服事的經歷。雖然由於曹雅直行動不便,最初大家認為他並不適合去宣教,但他既然清楚領受了呼召,便全心順服,絕不退縮。也就因為曹氏夫婦的順服,他們的手所做的工才得蒙豐豐富富地堅立!至今上帝仍然賜福給順服他的人! 曹氏夫婦的熱心事奉「讓我們看到宣教事工的光明前景,也看到其中的艱辛與攔阻」。書中一個接一個的故事刻劃著在溫州傳福音、建教會當中的艱辛與挑戰。在這工作之中的「光明與艱辛」,就像今天跨文化工作者所面對類似的挑戰。要完成福音的大使命,這工作誠然艱巨!但深知當天上的呼召臨到工人去傳福音時,他必定透過聖靈裝備聖徒,加能賜力。 曹雅直夫婦的故事是一個未完成的故事。的確,這故事一直延續至今。因著恩典,我們親眼目睹了教會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長,一百年多前所播下的福音種子,到今天都還在開花結果。沒有人確實知道溫州到底有多少福音的果子,有一種說法是溫州八百萬人口之中有百分之十至十五是果子。有些人形容,溫州的果子成長是又快、又多、又熱;那「未完成的故事」還在繼續書寫當中。 但願每一位讀者都帶著「在回顧中前瞻」的心志來讀這本「未完成的故事」。但願這故事點燃我們心中服事與奉獻的熱忱,竭力跟隨曹雅直夫婦的腳蹤。當我們帶著順服的心努力將神國福音傳到地極時,深信那感動曹雅直夫婦的靈會加倍地感動我們,且助我們繼續書寫這「未完成的故事」的下一章! 在內地會成立一五○年來許多精彩的宣教故事中,第一個進入溫州的宣教士曹雅直(George Stott)及其夫人曹明道(Grace Ciggie Stott)的事跡,毫無疑問地是其中最為精釆的一個。可惜華人教會對這兩位內地會的先鋒宣教士,幾乎一無所知。近年來,溫州教會的發展,吸引了普世的關注,被人尊之為「中國的耶路撒冷」或「中國的安提阿」,溫州教會的發展始末,因此吸引了更多人的注目,有關溫州教會史的譯著也紛紛出版問世。 名人推薦 本書譯自曹雅直師母在1897年出版的Twenty-six years of Missionary Works in China,譯筆流暢,清順可讀。書中所提供的都是曹雅直夫婦親身經歷的第一手資料,至為珍貴。而譯者對書中人名地名均有詳細考證,特別是譯者所提供的附註,對於本書的閱讀了解,貢獻尤深。今年恰逢內地會成立一五○年紀念,這本書能適時出版,實在是一件最有意義的事。——林治平,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 一對平凡的蘇格蘭夫婦,在十九世紀後期來到當時不甚為人知的溫州落腳。他們認真活過的二十六年的生命足跡,今天由他們最愛最關心的、了解溫州地理及教會史的溫州信徒,將自己的歷史翻譯整理出來。一面展讀,心中只覺讚嘆!這段歷史中有待深入研究的課題固然仍多,這卻是一個多麼難能可貴的起點。回望上帝的手賜下恩典處處!切盼本書的出版激發中華大地不同地方的信徒,都起來積極參與尋回屬於自己的教會歷史。——吳望華 一直盼望能看到中國各地的教會能把本地的宣教史翻譯、整理、展現出來。神等候了一百二十年,終於等到溫州眾教會把「獨腳番人」的英文傳記翻譯成中文,並加上只有當地人才能考證與推敲的細節。或許,這本書的出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本土路加興起的時代。──亦文 溫州基督教歷史上,可與蘇慧廉比肩的傳教士應屬曹雅直,他1867年抵達溫州,比蘇慧廉尚早十五年。作為基督新教首位深耕溫州之西來傳教士,曹氏理應被人銘記,可因著中文資料的缺乏,其事功被淹埋於中國歷史光怪陸離的塵埃裡。這本《二十六年》中譯本的出版,終於可以填補空白,只是它來得太晚,讓中國讀者等待了一個多世紀。──沈迦 欣聞《二十六年》定稿出版,細細品讀,文筆順暢。1867年11月,曹雅直拄著一條右腿來到溫州。他每次獨腳拓荒佈道穿梭於各山區小村莊間要一周時間,以超乎平常人的毅力和心志跋山涉水,處處艱辛。他不為已,不為名,不為利,唯帶著基督的愛傳福音,辦學校,開戒鴉片所,收養孤寡老人,為溫州這片熱土只有付出,犧牲,為基督福音在溫州紮根奠定了基礎。讓我們一同效法先賢為主福音受苦的腳蹤。──陳志明
推薦序一 未完成的故事 戴繼宗 推薦序二 晚清來溫第一人 麥樂儒 校譯者序 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張孝民 前 言 做上帝的工作 戴德生 第一章 因為愛,心受感召 第二章 初到陌地,開辦男校,處處艱辛 第三章 以五馬街為中心,開拓福音事工 第四章 深入鄉村桐嶺,城內「戒指團」來襲 第五章 遠行平陽拓荒,辦女子學校,廢裹腳陋習 第六章 1877年回國休假,1879年籌建「姊妹團」 第七章 穩固興旺時,受擾亂 第八章 1884年10月4 日曆,「甲申教案」仍得堅立 第九章 稻惟德開設戒煙所,厲厚明打銀到白象
鮑信進賣柴至霞嵊,邵成伯行乞回東川 第十章 多結果子的枝子,枝條探出牆外 第十一章 工作交代,回國休養,病重安息 第十二章 五位先驅之一,建立溫州、平陽、桐嶺 第十三章 率團重赴甌江之約,收孤寡老人,建盲人之家 第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婚禮,喜樂總是伴隨痛苦而來 第十五章 東川行,鄉村情,楠溪景 第十六章 桐嶺探訪記 第十七章 南門外、永嘉場、白象、霞嵊,各處顯美好見證 第十八章 大山裡的霞嵊小村 第十九章 日本之旅,霞嵊東川行 第二十章 經歷更大的依靠,台州南門外的復興 第二十一章 越疊疊重山,達海拔千米柴皮村 第二十二章 建立休養所,歷險在東川 第二十三章 二十五周年,五十歲生日 第二十四章 平陽「蕭家渡教案」 第二十五章 十天之內九人去世,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音譯對照表 古時行程參考路徑 26年行事歷程 參考文獻 1912年溫州示意地圖 1906年平陽示意地圖(朱德盛 繪) 出版說明 後記
作者簡介 曹明道 (Grace Ciggie Stott, 1845~1922) 曹雅直的妻子。 曹雅直(George Stott, 1835-1889),蘇格蘭人,內地會宣教士,在溫宣教二十年(1867-1887),被稱為「溫州教會開創者」。 1870年,曹雅直前往上海迎接他的未婚妻曹明道。曹明道不但稱職地扮演女主人的角色,讓曹雅直有更多時間心力去開拓教會,她成立了女子學校,拓展了他們在溫州的事工。經過十數年辛勤耕耘,曹氏夫婦在溫州的建立了花園巷教堂和學生宿舍,城外的平陽、桐嶺等地也建立了教會。 1887年,曹氏夫婦因為健康因素決定暫離溫州,回到英國。1889年的復活節早晨,上帝接去了祂親愛的僕人曹雅直,師母陪伴他走過最後這段死蔭幽谷,但也同享從神而來的勝利與喜樂。 譯者簡介 溫州恩際翻譯團契 (E. Group Fellowship) 2006年10月,由黃恩丹、翁小燕等數位具有高級英文水準的專業人士組建,秉承挖掘歷史事實、共用文化盛宴的理念,專注歷史、人物、教育類的翻譯工作。 以敬業、合作、奮發向上的精神來打造團隊建設,共謀團隊發展。 張孝民 1966年9月出生,大學外語系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 原于北京大學出版社從事大學英語教材編寫工作,擔任北京大學出版社大學英語教材總美編。 出版英語教學與研究圖書20餘部。現從事歷史史料整理與翻譯工作。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