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4060023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1.74 *
|
作者 |
蘇絢慧
|
出版社 |
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5-02-26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256 页. 20.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一定是我不好。
如果我夠好,爸媽怎會不愛我呢?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暢銷療癒作家蘇絢慧最新作品。
「我知道你受苦了,但這不是你的錯。你不是原生家庭的囚徒,你不該承受著爸媽帶給你的苦楚,那些心靈黑洞、對自己的質疑、對人生的放棄……」──蘇絢慧
「我是不是太糟糕、太沒用、太軟弱,不然怎麼會招來這麼多批評?」
「我好怕自己沒有能力,好怕自己不夠優秀,好怕讓爸爸媽媽傷心、失望。」
「為什麼我已經努力活得像個『正常人』了,卻還是擺脫不了傷害和痛苦?」
每一句,聽來都令人痛心;每一聲吶喊,都表示在暗夜裡,那是一個個無聲啜泣的靈魂。
總以最柔軟、同理的口吻,貼著受傷者內心的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蘇絢慧,剖析八種無愛、內心受傷的孩子,她告訴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家庭會傷人,父母的愛更會傷人。
無論是從小被爸媽責罵、缺少陪伴、被要求成功、被期待聽話、被忽視、被教導仇恨、由外公外婆帶大,或讓孩子代替爸爸或媽媽角色,當這些孩子長大,最沉痛且無法迴避的殘忍現實是──他們的自我是破碎的。他們無法善待別人,也無法善待自己。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當你願意以淚水洗滌自己,以心疼、理解來溫柔聆聽、擁抱自己,那麼,你就能把童年受傷的自己愛回來,你也就不會再苛責自己,而能相信,你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價值,而這世界,依然美好且值得期待。
本書特色
◎8種無愛、內心受傷的小孩,告訴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真相──家庭會傷人,父母的愛更會傷人。
◎蘇絢慧以最柔軟、同理的語調,陪伴所有曾經在童年時期,被大人辱罵、缺少陪伴、被要求不能失敗、被要求聽話、被忽略、被教導仇恨、由外公外婆帶大、代替爸或媽角色等心中滿是遍體鱗傷的孩子,她希望每個心裡受傷的孩子,都能藉由愛,尋回自己的人生。
|
|
|
|
|
|
|
|
|
|
|
|
|
|
|
目錄
【自序】家──父母給的世界 006
第一章 無愛生命的悲歌──孩子,你的傷痛需要被懂
一、扁與貶的傷痛 071
二、空虛的傷痛 084
三、「都是為你好」的傷痛 097
四、乖巧聽話的傷痛 111
五、「你不重要」的傷痛 127
六、仇恨的傷痛 143
七、代理伴侶的傷痛 160
八、爸媽在哪裡的傷痛 182
第二章 療傷與修復
一、開啟療癒的覺醒──修復破碎的自我 209
二、解苦──從承認傷痛開始接觸 218
三、擁抱早年傷痛──對自己「慈」悲 228
四、重新理解生命,重新懂愛 240
五、以愛重生──活在愛中 244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蘇絢慧【知名諮商心理師.悲傷療癒專家】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在助人領域工作十八年。曾任醫學中心社會服務室與安寧療護臨床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前後經歷十三年。也曾兼任大學學生諮商中心、社區諮商機構諮商心理師工作,目前為獨立執業心理師。
與各助人單位、基金會與協會長期合作開辦專業訓練課程、生命探索與成長課程。特別聚焦在失落經驗探索與悲傷轉化、自我情感滋養照顧與生命早年傷痛療癒的主題上,以此舉辦各類型工作坊、演講與社會哀傷文化改善的宣導活動。
推動足跡遍及台灣各地外,目前也在馬來西亞及中國等華人地區,發展滋養華人心靈工作,落實善生、善終、善別、善待的生命課題學習。
網路主持:FB「同哀傷」社群專頁、「同哀傷社團」。
已出版出籍:
《死亡如此靠近》(2001,大塊文化,已絕版)入圍金鼎獎文學類優良好書
《請容許我悲傷》(2003,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這人生》(2004,張老師文化)
《生命河流》(2005,張老師文化)
《喪慟夢》(2007,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社會科學類優良好書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2008,寶瓶文化)
《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2009,寶瓶文化)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2011,寶瓶文化)
《愛,一直都在》(2012,張老師文化)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2013,寶瓶文化)獲103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優良讀物獎
《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練習以愛,重新陪自己長大》(2014,寶瓶文化)獲103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優良讀物獎
《死亡如此靠近》(新修版)(2014,寶瓶文化)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