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5729592 |
定价 |
NT430 |
售价 |
RM67.20 |
优惠价 |
RM59.81 *
|
作者 |
陸幸生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
|
出版日期 |
2015-02-0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60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我相信,遲到者能夠衍化成獨到者。
頻繁的搶點飛行,我「把飛機坐成了大巴」。
再用嚴格的標準訓練自己,讓手中握有一支聽話的筆。
本書收集的文本,均為作者三十多年記者工作中,對重大事件及相關人物的採訪實錄。從身處大變革時代的資深新聞記者角度出發,站在現實觀察者和親歷者的地位,深入、客觀、平穩地記錄了約三十餘年來,在大陸或與之相應地區發生著的巨大社會形態變革,勾勒傑出時政人物、文化著名人士、經濟領域等重大事件的因果始末,同時真實描繪了平民百姓在社會變遷年代裹挾中的日常生態。
所有文本都由寫作者與被採訪者本人,進行了面對面的訪談,事實清楚,過程詳盡;都經過了受訪者本人,以及相關審核,均為公開發表物;有些被紙質媒體或網路予以了廣泛轉載。
本書特色
一、讀萬卷書積累豐厚的知識底蘊,行萬里路拓展視野思維,積累出一位記者追求真相的使命成果。
二、本書蒐集了作者三十多年的記者生涯中,對中國大陸重大事件及相關人物的採訪實錄。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劉湘
自序
輯一 青春回憶:自此光陰歸己有
高考是長夜後的燭光
畢業
走出光環
我們是很優秀的——紀念我們4 0歲和返滬1 0周年
星光,今夜依然
異國血未冷──休士頓知青的故事
「世貿」遭襲時,我在白宮前
七天七夜,從紐約回到中國
站在同一塊基石上的感念
只有一個翅膀的飛翔
輯二 台榭人生:蒼山負雪,浮生未歇
人生的舞臺
化劍為犁,草原作證——中國退役原子城採訪記
採訪天安門
歷史不再是「孤證」
走近巴金
1976年.保健醫生.中南海游泳池
重訪海南島汽車事件——雷宇採訪記
探訪深圳二奶村
暗訪廬山別墅
在尊嚴和酸楚之間——宗福先採訪記
落日之墓
袁庚:往前走 別回頭
重走胡志明小道
馬思聰去國返鄉路
瞬間芳華今猶在--訪言慧珠之子言清卿
輯三 故國周遭:三百年間同曉夢
大陸第一站
義薄雲天 著眼未來
金門廈門門對門 何時過來串串門——廈門灣掃雷紀實
尋找父親
陳潔如魂歸故土
半個世紀後的歸來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陸幸生
上海育才中學66屆初中生,1968年9月至1977年,北大荒北興農場務農。農工,拖拉機手,司務長,團機關後勤處物資股助理員。
1977年恢復高考,考入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四年本科畢業,1982年回上海工作,任上海青年報新聞部副主任,記者,上海作家協會萌芽雜誌編輯部主任兼詩歌散文組組長,1989年調入文匯報社,主任記者,任《獨家採訪》專刊主編。組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任新民週刊特稿部主任,高級記者。
1988年12月,刊發於上海收穫雜誌的《天下第一難》,獲中國潮優秀報告文學創作獎;1992年5月因責編〈鯤鵬展翅〉、(刊於萌芽雜誌)、〈永遠是黎明〉(刊於文匯報),同時獲得兩個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編輯獎。個人於2006年獲第6屆上海長江韜奮獎。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第8、9屆理事,任兩屆散文報告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
著有報告文學、散文300餘萬字,出版有《穿越滄桑》、《世界是圓的——上海汽車工業30年》、《快速路網》等著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