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5729516 |
定价 |
NT480 |
售价 |
RM75.00 |
优惠价 |
RM66.75 *
|
作者 |
毛彥文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
|
出版日期 |
2015-01-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0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往事》是毛彥文晚年回首平生,述說她種種往事的回憶錄,但它並沒有公開出版,只是自印一些分贈知己及親友。
毛彥文為人所熟知的,恐怕是和吳宓的一段戀情。吳宓在詩中說:「吳宓苦愛毛彥文,三洲人士共驚聞。離婚不畏聖賢譏,金錢名譽何足云」。吳宓對她可說是魂牽夢縈,有時又是死死糾纏。但毛彥文在回憶錄中卻下筆省儉,言語謹慎。僅在〈有關吳宓先生的一件往事〉,糾正了一些關於兩人感情糾葛的錯誤傳聞,冷靜地表白了她對吳宓的看法。
回避談她和吳宓的情感糾葛,根本的原因在於她認為這是一場由吳宓單方面產生的「愛情」,從她自身的感受來說,「愛情」並不存在。
至於她和表哥朱君毅的戀情,儘管朱是負心之人,但毛彥文還是深情難抑。當一九六三年,她聽到朱君毅去世的消息,她「老淚縱橫」,寫下長文〈悼君毅〉。毛彥文後來嫁給在民國初期曾短暫擔任國務總理的熊希齡,可惜,結婚不到三年,熊希齡猝死,毛彥文接手香山慈幼院投身於慈善與教育事業。
本書特色
◎毛彥文曾是大學者吳宓魂牽夢縈的戀人、民初國務總理的熊希齡之妻
◎收錄熊希齡親筆求愛信件與詩詞手稿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讀】九死癡情原無悔──吳宓與毛彥文及其他/蔡登山
前言
第一章 家庭狀況及受教育經過
第二章 浮沉人海
第三章 與熊氏締姻
第四章 婚後生活
第五章 盧溝橋戰事爆發
第六章 接辦北平香山慈幼院及設立桂林、柳州、芷江分院 .
第七章 熊泉病逝天津及抗戰期中的北平香山慈幼院等
第八章 抗戰勝利香山慈幼院復員北平香山原址及其他
第九章 大陸變色開始流亡
第十章 回臺灣定居
第十一章 國事、教育、旅遊、家務、健康、及親友消息
結語
【附錄一】悼君毅
【附錄二】有關吳宓先生的一件往事
【附錄三】有關朱曦生平事跡
【附錄四】秉三公親筆信及詩詞等
【附錄五】慕爾堂中熊希齡續譜求凰曲
【附錄六】熊秉三先生事略
【附錄七】抗戰勝利祭告先夫熊三公秉三文
【附錄八】十年流水帳
【附錄九】母親百齡冥誕紀念
【附錄十】與弟媳姜培英書
【附錄十一】哭五妹同文
【附錄十二】哭三妹輔文兼略述其生平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毛彥文/原著
小名月仙,英文名海倫。浙江省江山人。辛亥革命後就讀於江山西河女校、被保送入杭州女子師範。一九二九年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教育行政與社會學取得教育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暨南大學、復旦大學教育系教授。一九三五年與熊希齡結婚後辭去大學教職,協助丈夫開展慈善事業。熊希齡病逝後,出任北京香山慈幼院院長。隨後在臺灣、美國任職:《少年中國報》編輯,加州大學、華盛頓大學研究員。一九六二年回臺灣定居,並執教於實踐家政專科學校。
蔡登山/主編
文史作家,現為秀威出版公司副總編輯,長期致力於兩岸文化交流。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等十數本著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