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序 第壹章 緒論 一、動機與目的 二、方法 三、研究流程與操作方法 第貳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會空間的改變與社區意識的興起 一、準後現代性與城鄉社會的變化: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會空間的轉變 二、社區/地方意識在逐漸分裂的時空中差異地興起 三、準後現代性脈絡下「社區營造」意義的轉變 第參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造的推動主體及論述 一、缺乏彈性的國家文化官僚 VS.多元展現的社會群體 二、從「生命共同體」到「心靈改革」 三、徘徊於文化產業與地方社會重建的歷史困境 四、來自地方底層非正式實踐的脫曳生機-環保運動 第肆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區營造的實踐技術及反省 一、乍露生機的「參與」論述及其納入體制的異化 二、沉溺於地方古董蒐集的文史調查 三、無法中介、調和社會矛盾的社會動員 四、與地域性脫節的活動舉辦 五、文化的廉價化與商品化 六、來自少數案例的生機 第五章 二十世紀末葉臺灣社區營造的社會——空間論述及想像 一、一度浮現的自足地方與市民理想社會(來自西方「地域—公社」傳統的空間想像) 二、模糊的家庭想像 三、認同神話下扁平而均質化的「地方」 四、封閉排外的「父權新故鄉」:以國族為基礎的威權新社會與秩序空間 五、以現代化工業化為品質象徵的進步想像 六、差異地誌的文化產業異化 七、空間與社會的斷裂 第陸章 結論 一、整體回顧 二、逐漸失去的市民意識 三、社區不再!?
作者簡介 柯一青 臺中市外埔區頂竹圍人 華梵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畢業 中華民國城鄕風貌協會講師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