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620428876 |
定价 |
NT1210 |
售价 |
RM189.10 |
优惠价 |
RM168.30 *
|
作者 |
周光蓁
|
出版社 |
三聯
|
出版日期 |
2009-12-01 |
装订 |
軟精裝. 單色印刷. 728 页. 26.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交響樂藝術形式起源於十八世紀的歐洲,於十九世紀開始傳到美洲,二十世紀傳到亞洲。中國上海市是亞洲第一個擁有交響樂隊的城市。 中央樂團成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建設之時,下設有合唱隊、交響樂隊、獨唱獨奏小組(八十年代改建為室內樂隊),以及一個由全職作曲家組成的創作組。原意是讓樂團一方面演奏演唱西洋古典作品,亦同時排演由作曲家們創作或改編管弦、合唱作品。
中央樂團有過極為輝煌的一頁,但也隨著政治氣候的變化而經歷了種種風浪。他們曾出訪歐美載譽而歸,與世界一流指揮卡拉揚、小澤征爾、斯維特蘭諾夫,及獨奏巨擘奧依斯拉赫、史頓、曼紐軒等合作,並為數以百萬計的工農兵演出。但身處京畿政治暴風眼又使樂團面對連綿不絕的政治及意識形態論爭。樂團涉及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政治運動:從1956年「百花齊放」首演莫扎特一刻開始,歷盡「反右」、「大躍進」、「四清」、「文革」、中美建交、改革開放出國潮、「六四事件」,藝團改革等。雖然受過血與火的洗禮,但樂團生命力頑強,靠的是團隊精神和強烈集體榮譽感,一次又一次保住垂危的樂團,還創造條件演出中外古典管弦作品,反映樂師們愛樂精神和對交響事業的執著,一直到1996年樂團進行改革、更名、解散為止。中央樂團最終因市場經濟下的改革浪潮而終結,令人唏噓不已!
本書歷史十年成書,引用了大量的樂師回憶以及文件互相佐證,有如口述歷史。五個附錄更是把此中華第一國家交響樂團的歷年演出、錄音,以及外國樂團到訪的資料,巨細無遺地展示出來。隨書附送的CD錄有22段歷史性錄音,包括李德倫指揮的「羅忠鎔:慶祝十三陵水庫落成序曲」、小澤征爾指揮的「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嚴良(方方土)指揮的「聶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葉詠詩指揮的「穆索斯基:圖畫展覽會」等等,殊為珍貴。
作者簡介
周光蓁
祖籍浙江衢縣。對音樂史的興趣始於夏威夷大學研究院,分別跟隨郭穎頤教授和巴巴拉史密夫教授學習中國文化史和民族音樂史。2003年在香港大學歷史系以中央樂團四十年史為題完成博士論文。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講授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現為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名譽研究員、香港電台節目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演藝小組(音樂)成員、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亞洲週刊》音樂評論欄目主持、美國古典音樂網站Musical America大中華地區評論員、香港藝術節《閱藝》雜誌特約作家、香港電台第四台樂評嘉賓等。醉心於擔當《國王的新衣》中的小孩角色,追求獨立、不唯上、只唯實的樂評及歷史研究。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