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周初的分陝而治,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東西分劃。山東山西(關東、關西)兩詞的出現是在戰國中期。西漢時期之山東山西,是全國的精華所在,前者是經濟、工商業、學術、文化的中心,後者是政治、軍事的中心。 長江中下游在東漢有快速的發展,主要是王莽末年因北方動亂,有大量的人民南移。三國時期,吳蜀互為犄角,結成與國抗魏,秦嶺、淮陽山脈、淮河成為南北之天然分界線,也成南北之政治界線。東漢末年「南」「北」的地域觀念開始出現,至此南北二個地域觀念遂取代了秦漢時代的山東、山西(關東、關西)。 因為南北二百七十多年長期的分裂與敵對,(311-589A.D.)於是南北的地域觀念日益強化。如北魏稱南人為「島夷」,宋人稱北魏為「索虜」,南北的經學、文學也互有不同,風俗的差異就更大了。 經濟重心的南移,使得政治重心的南移成為可能。漢魏是中國地域觀念轉變的時期,到三國時南北的地域觀念已取代從前的山東山西(或關東、關西)。宋時又一次的向南播遷,南方的經濟更繁榮。此後中國人南北的地域觀念就更強固了。
壹、前言 1 貳、緒論 4 一、中國東西地域觀念之由來 4 二、山東山西兩詞的產生與演進 11 (一)敘論 11 (二)各家山東山西說 13 (三)戰國中期後秦國國土的擴充 16 (四)函谷關的遷徙 24 (五)東漢定都洛陽、(末年)潼關之建置 28 (六)本書山東山西(關東、關西)之界說 31 三、中國古代北方與南方的交通 39 叄、西漢時期(206 B.C. ~ 8A.D.)之山東山西 45 一、兩區之發展及相關性之分析 45 (一)兩區農業、水利及工商業之發展 45 (二)山西對山東糧食之依賴、西漢對山東之倚重 56 (三)人口之分布 61 (四)政治、學術人才之分布 63 二、兩區對建都及邊疆政策之分歧─附論兩區人士在政治地位上之差別 65 (一)建都之論辯 66 (二)西漢初期功臣集團對政權之控制、官僚集團之崛起、山西人才之被抑制 68 (三)對邊疆政策之分歧 71 (四)西漢對山東山西之調和 84 肆、東漢時期(25A.D.-220A.D.)之山東山西 88 一、建都洛陽及其衍生之問題 88 二、山東大族對政權之控制 93 三、兩區農業、水利及工商業的發展 99 四、山東山西對西羌政策之分歧 109 五、東漢末年山東之戰爭、山東水利設施之破壞及其沒落 118 六、山西軍閥與東漢之亡 122 伍、兩漢時期(206B.C.-220A.D.)長江流域的發展 131 一、長江上游的發展 131 (一)敍論 131 (二)西漢時期之巴、蜀、漢中 138 (三)王莽末年及東漢時期 149 (四)兩漢時期本區人口及人才之遞增 153 二、長江中下游的發展 154 (一)敍論 154 (二)兩漢時期的發展 157 (三)兩漢時期本區政治、學術人才之遞增 167 陸、中國南北地域觀念之形成、強化及其取代東西 170 一、三國鼎立與南北觀念之取代東西 170 二、東晉的建國與南方地域觀念 176 三、南北朝之長期分裂與南北地域觀念之強化 182 柒、結論 191 附錄 199 參考書目 294 圖表目錄 秦與列國盟會表 8 秦晉爭奪河西函殽表 21 西漢山東山西圖 37 先秦方言地理區圖 38 禹貢所載雍、冀、兗、青、徐、豫六州土壤、賦、田畝表 45 漢書地理志所載鐵官、銅官、金官分布表 52 漢書地理志所載鹽官分布表 53 漢書地理志所載工官、服官、木官分布表 55 史記漢書所載山東郡國災荒表 60 西漢山西人口分布表 61 西漢山東人口分布表 62 西漢丞相籍貫分布表 63 東漢雲臺功臣籍貫表 95 兩漢山東人口比較表 99 兩漢山西人口比較表 101 兩漢墾田畝數比較表 102 秦與巴蜀漢中交往史事表 134 兩漢巴蜀漢中人口分布表 153 兩漢荊揚人口分布表 165 西漢時期荊揚地區鹽、鐵、銅、金官分布表 166 兩漢交州人口分布表 169 三國時期南北圖 175 東漢九卿籍貫分布表 199 西漢山東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07 西漢山西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19 東漢山東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26 東漢山西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61 西漢巴蜀漢中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73 東漢巴蜀漢中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74 西漢荊揚二州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82 東漢荊揚二州人士任守相刺史表 284
作者簡介 金發根教授 臺灣省立台北建國中學初中畢業(1950)、高中畢業(1953)、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文學士(1957)、歷史學硏究所文學碩士(1960)、香港大學歷史學系哲學博士(1988)、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人(1965--67)、英國劍橋大學Senior I.U.C. Fellow, Faculty of Oriental Studies(1979-1980)、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臨時助理硏究員(1961-62)、助理硏究員(1962-68)、副硏究員(1968-71)(1971-72留職留薪)(1972-74留職不留薪)、香港大學中文系歷史組講師(1971-95)、亞洲硏究中心硏究員(1981-95)、榮譽硏究員(1995)、香港新亞硏究所兼任教授(1994)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