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以〈宗教團體法草案〉制定的過程為個案研究,既對本土政教關係理論具開創性的指標意義,也修正「新國家主義」與「多元主義」的理論,豐富既有政治學的理論。理解下列主要問題:草案的具體內容及爭議、國家宗教主管官署、宗教團體領袖及學者三類菁英,對草案的意向?分析三類菁英在草案的「意向」形成的內在因素?及未來草案通過後,對宗教團體、國家的影響估計?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途徑與研究架構 10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進度 27 第四節 研究範圍 31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選擇 35 第一節 從法學論述〈宗教團體法草案〉 36 第二節 從意識型態論述〈宗教團體法草案〉 55 第三節 從社會科學論述〈宗教團體法草案〉 71 第四節 選擇政治科學為研究途徑 94 第三章 〈宗教團體法草案〉的背景、範圍與意涵 107 第一節 國家訂定〈宗教團體法草案〉的背景 107 第二節 〈宗教團體法草案〉的範圍 119 第三節 〈宗教團體法草案〉的意涵 134 第四節 小結 151 第四章 政教互動與〈宗教團體法草案〉的形成(1997-2009) 153 第一節 國家發動〈宗教團體法草案〉的規劃 154 第二節 國家擱置宗教領袖與學者的主張 159 第三節 國家有條件或全部接受宗教領袖及學者的主張 192 第四節 小結 207 第五章 〈宗教團體法草案〉中「國家意向」形成的因素 213 第一節 憲政民主的國家性質 214 第二節 國家宗教政策傳承 234 第三節 宗教主管官署菁英理念 250 第四節 小結 259 第六章 〈宗教團體法草案〉中「宗教團體意向」形成的因素 263 第一節 宗教傳統 263 第二節 宗教團體領袖的理念 273 第三節 宗教團體利益 293 第四節 小結 309 第七章 當前產、官、學菁英對〈宗教團體法草案〉的意向 313 第一節 對「國家整合〈宗教團體法草案〉」的意向 314 第二節 對「宗教法人類型」的意向 317 第三節 對「宗教法人運作」的意向 321 第四節 對「宗教法人管理」的意向 342 第五節 對「宗教法人權利」的意向 369 第六節 小結 391 第八章 國家通過〈宗教團體法草案〉後的可能影響 403 第一節 國家尊重宗教的表現 404 第二節 宗教團體的發展 410 第三節 國家宗教主管官署管理與發展 420 第四節 小結 428 第九章 結論 43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438 第二節 研究意義 450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發展 453 推薦跋 457 參考書目 467 附錄 493 附錄1:「宗教團體法制意向」問卷調查 493 附錄2:「宗教團體法制」問卷發放、回收及有效問卷份數表 499 附錄3:與〈宗教團體法草案〉、宗教自由相關的「大法官會議解釋文」 501 附錄4:台北市政府民政局2011.7.1第1屆第4次宗教諮詢會議記錄 509 附錄5:2012.2.10教育部開會通知及議程 512 附錄6:〈內政部宗教事務諮詢委員會設置要點〉 514 附錄7:全國型佛教與道教財團法人組織 516 附錄8:〈宗教團體法草案〉總說明 518 附錄9:2009年〈宗教團體法草案〉行政院版、黃昭順版及立法院一讀通過條文對照表 531 附錄10:各學科對〈宗教團體法草案〉相關議題論文 545 附錄11:〈宗教研修學院設立辦法草案〉說明 554
作者簡介 蔡秀菁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 ◎學術領域: 政治學、社會學、政教關係 ◎代表著作: 《宗教政策與新宗教團體發展—以台灣地區新宗教申請案為焦點》、〈傳統宗教的再生:論中共宗教軟實力的運作及其影響〉、〈大陸福建「宗教文化」暨「宗教旅遊」節慶之政經分析〉、〈佛教徒皈依佛門因素分析—以佛光山信徒為例〉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