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年方27歲的小女子,勇敢吹響新女性主義號角 30年後,2008年的今日,女性地位是否已經全然不同!? 從台塑集團傳女不傳子的案例看來,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新女性主義》在民國63初版之時,已針對民法第1059條提出公允的彈性修正意見:「子女之姓得依當事人約定。」
今年(民國97年),《新女性主義》再度推出,這條修正法案雖已修法完成,卻要等到98年才能實施,其修法方向,正與30餘年前呂秀蓮之意見相符!
今日女性之所以能自主、自由與平等,乃因這三十年的努力,方得以品嚐美果。
觀《新女性主義》一書,將能感念歷史上女權先進所付出的努力,並思考未來女權運動的方向。
婦女問題誠然也是男人問題,必然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社會問題。茲以本書揭開《新女性主義》的廬山真面目,條分縷析新女性主義的真諦。
《新女性主義》全書共分八章:
第一章,簡介各國婦女地位的演進,側重美國、日本及韓國女性的覺醒與奮鬥。
第二章,掀開中國婦女歷史,描述其承受的「三段式」束縛,指陳中國婦女終能昂首闊步的血淚陳蹟。
第三章,援引資料,從法律、政治、經濟與教育各方面,探討台灣地區婦女問題的真相。
第四章,從諸多社會觀念與習俗中,搜索迄今殘存的男性中心社會投影。
第五章,沿用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及醫學上的論點,批判男性中心未盡合理之處。
第六章,說明新女性主義的內涵,闡釋它「道一以貫之」的中心思想,提出二十種舊觀念的新主張。
第七章,從男女雙方立場,分別指出陳舊傳統的迂腐,復勾勒新社會的藍圖。
第八章,顧後瞻前話台灣的婦運,介紹新女性主義的創始三階段及作者從事活動之經驗。
作者簡介
呂秀蓮
台灣桃園人,1944年6月7日生。北一女、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先後獲得美國伊利諾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碩士。正要攻讀博士學位時,因獲悉美國將與台灣斷交,毅然放棄獎學金,回台參選國代。1970年代首開風氣,倡導新女性主義,不遺餘力。
黨外時代,她擔任《美麗島雜誌》副社長,高雄事件當晚因發表二十分鐘演講,以「暴力叛亂」罪名被判處十二年有期徒刑,實際坐牢五年多(1933天)。出獄後,呂秀蓮立志走遍天涯為台灣,廣結國際知名人士,參與國際會議,主辦世界婦女高峰會議,又發起台灣加入聯合國運動,與中國當局進行場外角力。 1992年當選第二屆立法委員,1997年當選桃園縣長,2000年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副總統,2004年連任第十一屆副總統。2005年擔任由33個環太平洋國家組成的「民主太平洋聯盟」( DPU)理事長,2008年創立台灣國際職業婦女協會( BPW,台灣)。
著作有《數一數拓荒者的腳步》、《新女性何去何從》、《兩性之間》、《新女性主義》、《重審美麗島》、《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台灣大未來》、《台灣良心話》、《世界的台灣》及小說《這三個女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