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這部遺作所收詩詞,最早的寫在一九四三年,那時他可能還不滿十八歲。
這些早年作品包括了各種體裁,如七絕、五絕、七律、五律、五古、七古等;而用詞遣字不僅已臻熟練之境,且時有警策之句,所以早在一九四四年他的〈從軍行〉七古便已在《安徽日報》徵詩入選。一九五二年臺灣大學徵詩時,他以〈詩人節海上弔屈原〉五律六首榮獲首選,後來又取得《青年時報》「紀念詩人節徵詩特刊」舊詩組第一獎。由此可見,穎士在詩詞創作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績,絕非倖致。不但他的先天秉賦和後天功夫都超過同輩,而且這兩者的配合也恰到好處。
這部《蠹餘集》是中國詩的傳統延續;《集》中所收的詩始自抗日戰爭,中經內戰流亡,最後則歸宿於移居海外,恰恰是最近六、七十年中國史的流程(或者向度)之一,因此循序誦讀全集,我們不僅陶然於詩藝之中,而且這一段有血無淚的真實歷史也在我們的心頭重演一遍。此老杜之所以號稱「詩史」也。
作者簡介
陳穎(1952-2009),字穎士,生於河南開封。
後赴美國長年定居於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Columbus,Ohio)。他在國共內戰末期前往臺灣,1949年以同等學歷考進臺灣大學外文系。臺大畢業後,他於1957年獲得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的入學許可及助教獎學金,進入印大的文學研究所攻讀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並於1962年獲得印大的博士學位。他是印大有史以來第一個中西比較文學的博士,博士論文為Li Ho and Kea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Poets(李賀與濟慈:兩詩人的比較研究),論文導師是柳無忌教授(其父為柳亞子)。
畢業後,他曾經在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1962-65)及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1965-67)任過教」。1967年應聘於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在東亞語文學系執教直到1994年退休。他主要從事中國文學方面的教學及研究,開過中國古代文學史,古代詩史,詩論,京劇欣賞,書法等課程。他於中英文均有極深的造詣,尤其酷愛詩詞。他編譯的Lu Hsun: Complete Poems—A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Annotation ,即是將魯迅詩集中的古體詩和現代詩,翻譯成為英文韻詩,並附上詳盡的注釋。此書已於1988年由Center For Asian Studie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出版社出版。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