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紅色戲曲的記憶典藏 文革人生的酸甜苦辣 客觀事實的多維透視 價值判斷的今夕對照
本書根據「文革」記憶主體的身份與職業,分為編劇、演員、導演、音樂、電影、錄音、攝影、演出、知情者見證、觀眾十大類別,每一類別即為一個完整的章節。通過大量的可靠史實重構歷史;通過「樣板戲」親歷者的往事回眸保存珍貴的戲曲史料;通過敘述者對今昔歷史的對比,更為清晰地展示「樣板戲」的發展過程,並從各個角度展現它的多重面目。 本書特色
訪談經歷文革時期,對樣板戲記憶的各色人物,因親歷者的角色而更凸顯出歷史的真切。
李松「樣板戲」研究系列‧總序 導言 第一篇 編劇 翁偶虹:千秋功過記《紅燈》 阿甲: 阿甲出庭指出江青人格卑鄙、手段殘忍 阿甲談《紅燈記》 給XXXX記者的信 汪曾祺: 關於「樣板戲」 關於《沙家濱》 「樣板戲」談往 江青與我的「解放」 說裘盛戎 名優之死──紀念裘盛戎 關於于會泳 汪曾祺:我的檢查 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楊毓瑉憶汪曾祺 梁清濂憶汪曾祺 蕭甲:蕭甲憶「樣板戲」 趙起揚:「文革」中焦菊隱 張士敏:我參與樣板戲《海港》始末 邢野:《平原游擊隊》修改記 楊益言:江青的「江姐夢」 第二篇 演員 童祥苓:童祥苓自述 楊春霞: 「樣板戲」仍然是京劇歷史上的里程碑 我演《杜鵑山》 劉長瑜: 「李鐵梅」的六十年人生 劉長瑜訪談 趙燕俠:趙燕俠訪談 劉慶棠: 我只是個演員、劇團抓業務的幹部──「洪常青」回憶樣板戲 我們這些人的那些事 劉慶棠憶汪曾祺 高玉倩等人的訪談 石鍾琴: 我演「白毛女」的歲月 芭蕾舞劇《白毛女》 第一代「喜兒」 「白毛女」和「大春」回憶明星歲月 高牧坤:那時候我們搞創作是「赤膽忠心」 曾廣發:排演《奇襲白虎團》的風風雨雨 殷寶忠、曾廣發:朝鮮戰場上誕生的樣板戲 馬賽:當年我在樣板劇團 第三篇 導演 謝晉:謝晉談樣板戲 謝鐵驪: 謝鐵驪訪談錄 「大毒草」和樣板戲 嚴寄洲: 江青折騰我拍「樣板電影」 第四篇 音樂 吳祖強:吳祖強訪談 殷承宗: 殷承宗:六十回眸如幻想曲 我經歷的鋼琴「革命」年代 殷承宗:我們無法選擇時代 第五篇 電影 李文化: 沒有拍完的《南海長城》 向江青推薦導演和攝影師 在江青帶領下觀摩美國電影 把《紅色娘子軍》搬上銀幕 李晨聲:時代風潮中的李文化 第六篇 錄音 劉廣階:劉廣階訪談錄 第七篇 攝影 張雅心: 樣板戲劇照誕生記──「離樣板戲最近的人」張雅心自述當年 離樣板戲最近的人 陳娟美: 樣板戲:代表一段歷史的特殊藝術 上級交給我的任務我都很好地完成了 第八篇 演出 余建章:紅色芭蕾舞國外演出憶往 朱實:親歷中日芭蕾外交 江培柱:「文革」中的樣板戲風波 嚴廷昌:革命樣板戲《杜鵑山》出國演出記 第九篇 知情者見證 林默涵: 「文革」前的幾場文藝風波 林默涵談《紅燈記》創作經過 張穎:憶老友阿甲與京劇現代戲匯演 張東川:《紅燈記》改編、排演始末──紀念老友阿甲逝世十周年 任桂林:阿甲的藝術道路 劉厚生:深切懷念周信芳同志 胡金兆:「京劇革命」源頭補遺 樂美勤:樣板戲往事並不如煙──訪旅居本地上海劇作家樂美勤 朱士場:黃佐臨與《白毛女》 吳德:吳德回憶文藝界往事 李莉: 我所知道的京劇改革 李琪在「文革」發動前後的日子 第十篇 觀眾 巴金:「樣板戲」 微音:我對「樣板戲」的看法 金敬邁、章明:我們對「樣板戲」的看法 陸谷孫:「文革」中看電影 邢小群:我的父親 沙葉新:塵埃落定話《紅燈》 劉嘉陵: 真是個──裝不完、卸不盡的上海港 我們那英雄楊子榮 汪國真:大木倉胡同「百雞宴」 康偉:給阿慶嫂提意見 張年如:農村普及樣板戲記實 傅春桂:不老的樣板戲 阿依黛:看一場革命樣板戲 柳采真:我的樣板戲情結 袁念琪: 樣板戲的記憶碎片 在看樣板戲的日子裏 楊餘泓:樣板戲的記憶 王德彰:排演「樣板戲」的歲月 路來森:鄉下人的「樣板戲」 尼克森:尼克森憶「樣板戲」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李松
文學博士,目前任武漢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自2007—2010年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10—2011在哈佛大學東亞系從事訪問研究。
曾經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主要著作有《「樣板戲」編年史》(秀威,2011,2012)、《文學理論新視野》(秀威,2012)、《文學研究的知識論依據》(秀威,2012)、《「樣板戲」的政治美學》(秀威,2013)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