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那些人,那些曲折與動盪的文學年代筆鋒裡潛沉著李黎深情的探勘書寫允為一個時代文學典範的註記他們的話語文字,容貌舉止,在我至少一半的人生裡留下的涓涓記憶,隨著時間匯成了一條盪盪長河。
一九七七年秋天,李黎因為尋根之旅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從那年起,透過出版界前輩范用先生引見,她像跟時間賽跑一樣,趕著求見尚在世間的老作家。
每一位書中人,在他們各自生活的海峽的兩邊,都遭遇過來自他們自己政府的壓制迫害,甚至牢獄禁錮 。是巧合嗎?還是我不自覺的選擇?是因為他們的年齡,正逢上了那個動盪的年代、那段酷痛的歷史?顯然,他們是中國歷史的映照,一群知識份子的範本。尤其是,但凡有理想、有才華、有風骨的寫作者,身處那個時代,無論在海峽的哪一邊,都無法逃脫政治的渦漩吧。
書中寫到的十二位,有十位是大陸的作家學人;以李黎成長在台灣、旅居美國多年的背景,這些原應是她最不熟悉的人。但一九七○年,她從台灣赴美求學,在大學圖書館兩層樓之間的一個小房間裡發現一書架的中文書,裡面竟然有許多在台灣看不到的「禁書」!她像補課般急不可待的讀著,試圖彌補那個錯失的文學斷層。而那時正值大陸文革時期,這些作家生死未卜,讀時更添一份敬惜之心。當時又逢海外留學生的保釣運動如火如荼之際,李黎投入這場「海外五四」運動的結果是被台灣政府視為左傾份子,上了黑名單,十五年不得回家。思鄉情切之餘,轉而去大陸作文化源流的探索,同時也是為自己的身世尋根。
那時距離文革結束還不久,資深的文學人士幾乎全是浩劫的倖存者,更有文名早已湮沒而自嘲為出土文物的。就是這樣,她一位一位的求見,幾乎都沒有遭到拒絕。有的趕上見到他最後的夕照餘暉,如茅盾;有的結為朋友,一同度過悲欣交集的八零年代、變化巨大的九零年代,甚至還有更久的。
作者簡介
李黎
本名鮑利黎,高雄女中、台大歷史系畢業,後出國赴美就讀普度(Purdue)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曾任編輯與教職,現居美國加州從事文學創作。曾獲《聯合報》短、中篇小說獎。著有小說《最後夜車》、《天堂鳥花》、《傾城》、《浮世》、《袋鼠男人》、《浮世書簡》、《樂園不下雨》等;散文《別後》、《天地一遊人》、《世界的回聲》、《晴天筆記》、《尋找紅氣球》、《玫瑰蕾的名字》、《海枯石》、《威尼斯畫記》、《浮花飛絮張愛玲》、《悲懷書簡》、《加利福尼亞旅店》、《昨日之河》等;譯作有《美麗新世界》。
自序長河側影
茅盾去冬見茅盾烏鎮倒影茅盾的題字
巴金巴金先生談過去、現在、將來 中國的良心重訪巴金的家
沈從文 夏日北京:沈從文沈從文的長河命運之杯——辛亥革命的一課從文讓人人間風景——讀黃永玉《太陽下的風景》及其它
丁玲今生轍——訪丁玲在延安想起丁玲
艾青北方的吹號者錢鍾書、楊絳一封「遲到」多年的信給方鴻漸博士的一封信讀錢鍾書〈槐聚詩存〉又見楊絳背影一個人和三個人百年才情——歲寒訪楊絳
范用半生書緣——記范用雙槐樹
劉賓雁我所認識的劉賓雁劉賓雁與蘆溝橋 李子雲昨日風景——懷念李子雲
殷海光長巷深深
陳映真映真永善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