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沒有美洲這片新市場,五百年來的歐洲,以及今天的歐洲,會是一個非常不同且比實際上貧瘠甚多的地區。──克羅斯比
克羅斯比在人類史中加入了生態學,解釋了許多長久以來讓人困惑的歷史事件。──內華達拉斯維加斯大學歷史系教授 羅斯曼
一段人類忽視了五百年的歷史,一則遲了三十六年才傳到台灣的史實,將深刻改變我們的全球史觀。
每當我們談起世界史,主角總是圍繞在歐洲;一旦談起我們這本書所研究的美洲,卻也往往把它依附在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登陸巴哈馬後歐洲軍事、政治、財富等歷史事件之下。直到本書作者克羅斯比在一九七二年揭開深深影響歐美以及現代世界的關鍵力量後,這段消失五百年的歷史才又重回人類史冊,人類也才意識到,植物、牲畜乃至細菌,才是新舊二個世界交戰的真正火力,而且它們的後果絕不只是一些美洲國家的誕生,更是全球生活文化、飲食風俗的大轉變。
歐洲人用槍砲征服了新世界,美洲則用植物改變了我們餐桌上的風景乃至日常生活的文化。幾個影響重大的例證包括:
.玉米:原生於美洲的營養穀物,目前已成全世界人類與牲口最重要的糧食之一,也是全球最夯的生質能源的原料。
.馬鈴薯:這種原產美洲的高澱粉植物,現在變成全世界速食店的必備主食。
.辣椒:十七世紀還沒沒無聞的美洲辣椒,今日已成麻辣鍋與印度咖哩飯裡不可或缺的成分。
.菸草:原作為殺蟲劑與藥品使用的菸草,自美洲傳出後卻演變成了嗜煙癮君子的最佳良伴,迄今已荼毒了為數不少人的肺臟和口袋裡的金錢。
.可可(巧克力):美洲人拿來做藥的苦味種子,如今成為甜蜜、浪漫,每年情人節必定熱賣的愛情象徵。此外巧克力內含的高抗氧化成分,更讓重視健康、養生的人士趨之若鶩。
就連一向被視為台灣「國食」與認同符號的「地瓜」,也是美洲原產,爾後在「大交換」下來到台灣。又稱甘薯或番薯的地瓜,被哥倫布當成海外奇物帶回西班牙獻給女王,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已遍植地瓜,然後西班牙水手又把它帶到菲律賓。再於明朝傳入福建,十七世紀透過荷蘭人進入台灣,從此與台灣的生命與文化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很難想像,一個沒有美洲的世界,我們的餐盤還剩下什麼呢?
然而在這個歐洲獲利的歷史過程中,歐洲人所帶過去的細菌,卻殺害了無數的美洲印地安人,成功解釋了為何一小隊西班牙士兵即能攻下當時位於墨西哥已高度組織化和軍事化的社會。當時甚至有人描述:「一群印地安人只要嗅到一個西班牙人的味道,他們就會立即死去。」此外,歐洲人有意無意帶過去的生物,也掠奪了美洲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自哥倫布登陸美洲大陸這五百年來所消滅的物種,可能比一百萬年演化而滅絕的物種都還要多。
對於這段可說是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全球化」歷史事件,本書作者克羅斯比切入的角度與其他歷史學家不同,也開啟了史學、人類學和生態史的新領域,將過去人類所忽視的史實重新拉回歷史。因此本書一九七二年一出版(中譯版譯自二○○三年慶祝三十週年紀念新版),書名「哥倫布大交換」即成為經典術語,更刺激了許多以生態解釋歷史的著作誕生,例如《槍砲、病菌與鋼鐵》。
在今日糧食短缺、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的困境,本書提供了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反省。
這個奇異的大交換,主導著我們如今所生存的世界,影響既長遠且全面,可是我們極少認識,也沒有完整研究。這是在本書原版出版三十年後,我們終於能推出中文版,最覺得慚愧但仍然感到欣慰的地方。
作者簡介
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JR)
為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地理、歷史和美洲研究的榮譽教授,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和華盛頓州立大學。他花了大半生的時間在研究,為何歐洲會在歷史上崛起?和許多歷史學家探索的路徑不同,作者深入人類生存的生態面向,揭露了鮮為人知的另一面人類史。其重要著作有《生態帝國主義》、《寫給地球人的能源史》等,其著作也曾榮獲愛默生獎、醫學作家協會獎、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選書。
譯者簡介
鄭明萱
政大新聞系畢,美伊利諾大學廣告碩士、北伊利諾大學電腦碩士,曾任美國某大公司企業資訊分析部門經理,公餘從事翻譯寫作。著有《多向文本》,主要譯作包括:《極端的年代》、《少年時》、《從黎明到衰頹》、《到葉門釣鮭魚》等,並以《從黎明到衰頹》(貓頭鷹出版)一書,獲得二○○五年第二十九屆金鼎獎一般圖書最佳翻譯人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