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有點怪怪的,沒跟爸爸親一下,洗碗也是乒乒乓乓的,看起來就像在生氣。 小福和羅比很擔心:「她在生我們的氣嗎?」 兄弟倆趕緊檢查自己有沒有乖乖,還畫了一幅畫給媽咪看,但是媽咪都沒有笑。 羅比請媽咪念故事給他們聽,媽咪也沒聽見。 羅比想要抱抱,可是媽咪一整天看起來都刺刺的。 羅比終於生氣了:既然媽咪刺刺的,他也要刺刺的! 他朝著媽咪撞過去,還一邊說「刺。刺。刺。媽咪,我在刺你。」 這下子,媽咪才知道羅比的想法。可是,兩隻有刺的豪豬要怎麼抱抱呢? 羅比想了一個好法子:碰碰鼻子表示友善,然後把刺抹平,再用毛茸茸的東西包起來,就可以抱在一起了。
可是,怎麼連剛回家的爸爸看起來也「刺刺的」?這下該怎麼辦呢?
本書特色
本書描述家庭生活的壓力對親子關係的挑戰,以及小孩如何看待和解釋大人的情緒化行為,而且孩子其實最清楚:不論什麼事情都比不上親子之間的感情重要!
繪本的中媽咪,非常貼近真實人生中的偉大媽媽們,因此這麼貼近實際生活的故事內容,最容易引起爸爸和媽媽的共鳴,透過本書讓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學習「親子情緒管理學」,為親子互動建立同理和理解。
對小孩來說,眼神的交會、身體的接觸、近距離的陪伴和心靈的感動,才是相親相愛的證明。
作者簡介
琳.喬娜
從小就是個叛逆的孩子,喜歡到處探險,做許多大人眼中「不應該」的事。她在閱讀中找到了她想要的自由,因為在書中可以成為任何人,去任何地方、不受年齡、性別和環境的限制,所以愛上了書,並開始寫故事。
正式出書、成為作家則是在當了媽媽之後,或許是童年經驗的影響,她很能體會孩子渴望自由,希望不受限制的心理。她觀察她的兒子發現,孩子的情緒反應其實比大人強烈,但是他們受到表達能力不成熟的限制,有口難言。
所以,她試圖在她的書中為孩子發聲,說出孩子的感受。她不特意美化這些情緒,書中有爭執衝突,有權力拉鋸,以及孩子對自由的渴望。她也認為「愛」是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包容力;也是親子衝突時的緩衝劑;愛更是她寫作的原因。
繪者簡介
派翠.麥瑟爾斯
她是一位自學的畫家,一切都從她開始畫自己兒子的房間開始,慢慢累積作品後,才舉辦了畫展。後來因為受到朋友的鼓勵,才開始從事童書創作,早期創作都以蠟筆和水彩為主。
派翠.麥瑟爾斯所有的作品靈感都來自於生活中真正遇到的事。她認為,要擁有自己的心智,不要模仿,就必須從自己的生活中找靈感,而不是從別人的作品中找尋創作的泉源。她擅長詮釋故事文字中的情緒,也會以插圖說出文字無法傳達的意境。
和作者琳.喬娜以親子關係和家庭生活為題材,合力創作了一系列以同一個家庭為核心的圖畫書,讓小讀者在這些貼近現實生活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觀點,聽到自己的心聲
譯者簡介
柯倩華
輔仁大學哲學碩士,美國南依利諾大學哲學博士研究。 喜歡收藏圖畫書和研究相關議題,平時並參與各兒童文學作品評審工作。 目前主要從事翻譯、導讀、評論以及圖畫書賞析教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