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取代伊斯蘭極端主義,成為一個藏在暗處的惡魔。中國製品挾低廉要素成本的優勢,低價傾銷全球各地(可視為一種大規模生產的武器),輸出通貨緊縮,造成世界各國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高速成長對能源、工業原材料的需求大增,則已衝擊到國際市場供需形勢,造成價格波動。
本書作者、美國廣播電視媒體名嘴、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納瓦羅(Peter Navarro)認為,中國正展開「一項大膽尋求全球經濟霸權的行動」,他並指出一些潛在的因素,可能會引發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衝突。包括:
1.仿冒戰爭
由於背後有政府撐腰,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盜國家。盜版商品無所不及,包括:軟體、電影、空調、汽車、煞車片、刮鬍刀、冰箱,以及威而剛、立普妥、健壓樂(Norvasc)等暢銷全球的藥品;不僅危害數百萬人的健康,並破壞保護創新的智慧財產立法的美意。
2.二十一世紀的鴉片戰爭
由腐敗的官員、金三角幫派份子,以及國際走私集團聯合組成的鐵三角,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販毒集團,以及製造古柯鹼、海洛因、甲基安非他命、搖頭丸所需的先驅化學品的世界工廠。中國犯罪集團賺得的龐大非不法現金,使中國的銀行體系逐漸成為全球洗錢中樞。
3.空氣污染與全球暖化戰爭
世界銀行所公布全球前二十名最骯髒的城市,中國便占了十六名,顯然中國應該獲頒全球污染最嚴重國家的后冠。中國的快速工業化,結合寬鬆的環境保護管控,造成大量毒性排放物外洩至鄰國。內蒙古的沙塵暴掃過韓國和日本後,留下漫地的毒性塵屑。中國的褐霾亦順著高空噴射氣流,飄洋過海危害洛杉磯、溫哥華,甚至洛磯山脈。燃燒煤炭的中國工廠,以及愈來愈多的汽車,即將遮蔽美國的天空;而且中國也是全球暖化的最大兇手。
4.血腥的石油戰爭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其石油消耗的成長率幾乎占全球石油消耗成長量的一半。為了取得油源,中國出售彈道飛彈並移轉核子武器技術給伊朗政權、運用聯合國否決權默許蘇丹的種族屠殺、協助安哥拉、辛巴威等非洲國家獨裁者掠奪石油或礦藏等資源。這種石油外交政策,導致數百萬人被屠殺或陷於貧窮,並使中東和亞洲地區的核子武器快速擴散。
5.新帝國主義戰爭
中國以巨額低利貸款、精密的武器系統以及部隊,使得巴西、古巴、委瑞內拉、赤道幾內亞、象牙海岸等國毫無警覺地陷入債務深淵,中國再飛快地汲取巴利維亞的錫、智利的銅、古巴的鎳、剛果的鈷、獅子山的金、盧安達的鎢以及南非的各種礦藏。這些中國「新殖民地」的獨裁者,將賄款存入瑞士銀行的私人帳戶,而被他們統治的人民則愈來愈窮。
6.水資源戰爭
由於水資源太少,水質污染嚴重,中國政府面臨嚴重的缺水危機。農民抗議蠶食鯨吞的企業家;被迫遷徙的民眾抗議腐敗的政府官員;河川下游省份抗議上游省份;這也演變成河川上下游國家的外交戰爭。中國不顧柬埔寨、寮國、泰國、越南等湄公河下游國家的抗議,在瀾滄江興建大水庫,影響下游國家五千萬民眾的食物供給、水路運輸和生活。
7.中國的內部戰爭
近十年來,中國每年發生近十萬次抗議與暴動事件。中國鄉村地區幾乎像奴工營,環境污染狀況非常嚴重。民眾已忍無可忍。農民幾乎已被貪腐的官員搾乾。官員協助土地開發業者取得土地,將地方補償金放入自己的口袋,然後請地方幫派份子壓制抗議民眾。大城市裡,領不到薪資的工人,以自殺表達不滿。西部邊陲地區,「漢化」政策也使得少數民族醞釀分離運動。
8.中國的定時炸彈
中國人口老化的速度,比社會富裕的速度還快,卻沒有儲備相當的年金。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造成癌症、傳染病、心臟病例暴增,再加上公共醫療制度不健全,使情況更為嚴重。中國愛滋病蔓延的情形,由捐血醜聞拉開序幕,經由毒品注射的交叉傳染、一九六○年代的性愛革命、氾濫的人肉交易,爆炸似地快速蔓延。
本書特色
如果你以為中國的沙塵暴、空氣污染跟我們沒有關係?先來看看以下事例:
.中國沿海的硫氧化物只需一天,東北地區也只要七十二小時就可以到達台灣。
.受中國沙塵暴侵襲,日本與韓國的機場、道路、商店、學校都被迫關閉。對地區經濟造成的損害,每年高達六十億美元。
.美國某曲棍球員罹患因污染引起的疾病,他作夢也想不到,罪魁禍首竟然是隔著半個地球的中國火力發電廠。
.製造各種廉價商品的中國工廠排放的毒性煙霧,隨著高空噴射氣流,飄洋過海危害美國西岸地區。
.中國的興築水壩計劃,攔阻了瀾滄江的河水進入湄公河,使得湄公河每年總值二十億美元的漁獲量大為減少,並破壞河川的生態環境。
中國經濟的飛速成長,已成為其他國家的災難。明日的中國戰爭已不是單純的兩兵對決,而是幾乎涵蓋每一個層面。
加州大學納瓦羅教授在本書中揭示這些潛在的衝突──中國不但逐漸成為毒品的世界工廠,也是重要的毒品交易洗錢中心;為了掌控全球金屬、礦產、原物料等資源的供應,不惜採用「新帝國主義」手段;為了取得油源,甚至移轉核子武器技術給伊朗政權、運用聯合國否決權默許蘇丹的種族屠殺,導致數百萬人被屠殺或陷於貧窮;中國國內因性交易氾濫潛伏的愛滋病危機……。
除非我們能了解驅動這些政治、金融、社會、能源、環境衝突的基本經濟力量,並做出目前迫切需要做的決定,否則無法避免這場即將來臨的中國戰爭。
作者簡介
納瓦羅(Peter Navarro)
納瓦羅(Peter Navarro)教授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目前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保羅.梅里吉商學院(Paul Merage School of Business)任教。
納瓦羅博士也是投資類書籍的暢銷書作家,作品包括:《假如巴西下雨,就買星巴克的股票》(If it’s Raining in Brazil, Buy Starbucks)、《反向思考打敗不景氣》(The Well-Timed Strategy: Managing the Business Cyc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巨波投資法》(When the Market Moves, Will you Be Ready)。
他善於將個體經濟分析,轉化為淺顯的商業、金融、投資觀察,功力全球公認。他的作品常見於《拜隆雜誌》(Barron’s)、《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及其他報章雜誌。
譯者簡介
褚耐安
一九五四年生,台大歷史系畢業,譯作三十餘種,電視劇多齣,首次創作。曾任中時報系及自立報系記者、編輯、編譯。
端木琳
政治大學歷史學士、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ampaign-Urbana)歷史碩士。曾任聯合報編譯。
郭思妤
政治大學外交及國貿雙學士、英國新堡大學口筆譯碩士。譯著:《MBA≠經理人》、《創新管理與新產品開發》、《科特勒談政府如何做行銷》等書。
李靜瑤
臺灣大學政治系國際關系組學士,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譯作有:《象與騎象人》、《智慧狂潮》、《失竊的未來:生命的隱形浩劫》、《億萬商戰》、《60秒壓力管理》、《百事達傳奇》、《願景領導》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