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8185265 |
定价 |
NT400 |
售价 |
RM62.50 |
作者 |
卓克華
|
出版社 |
揚智
|
出版日期 |
2003-1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72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古蹟是人類社會發展與文化活動之留存證物,具體地反映每個地方、每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在台灣古蹟中以寺廟之份量占得最重也最多,是民間社會文化的重要表徵。明末清初,一批批閩粵地區居民,渡海來台拓荒,也帶來了原鄉的宗教信仰,在各聚落建立起寺廟。這些寺廟不僅是移民精神的慰藉與寄託,更轉而為移民斬荊棘、闢草萊,團結互助的所在,而且地方上舉凡如治安、產業、交通、教育、聯誼娛樂……等等,莫不透過寺廟以推行。 台灣大多數寺廟每隔若干年代,便會有擴建、增建之舉,每次的修建,不僅記錄了寺廟自身的歷史沿革與發展軌跡,更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社群等的變遷興衰。台灣寺廟古蹟之所以可貴,是它可以凝固時間,讓歷史的某一段紀錄忠實地表達出來。一部台灣開發史可以說即濃縮在寺廟史中。這種價值可以與文字歷史互相引證,也可以修正文字記載之偏差與謬說。 職是之故,作者挑取了十二座寺廟,採取個案式的研究,研究結果不僅印證了寺廟興衰歷程正是地域社會變動過程,而且也發現幾乎台灣每座寺廟流傳的廟史有極多的錯誤,誤導學者與一般大眾,亟待一一釐清修正。作者引證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料,並佐以詳盡的田野調查,一方面破解諸多虛假誇大的寺廟史,一方面又如實重建了寺廟從草創到奠基到昌盛(或是衰敗)的發展過程,伴隨著的是各個地方從發展到繁榮或沒落的經濟狀況,並反映出從大陸渡海來台篳路藍縷開墾,迄今人文薈萃百業鼎盛的社會環境變遷。本書不僅橫跨台灣社會史、地方史、宗教史、古蹟史諸領域,並且綜合歷史學、人類學、宗教學、建築學等科理論,而又不失歷史學本色的著作,實為台灣寺廟史開創一嶄新的、嚴謹的,又不失通俗的一本學術著作。
作者簡介
卓克華 文化大學史學碩士,廈門大學歷史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中原大學、文化大學及史國技術學院,現任佛光大學歷史所副教授,暨台北縣、彰化縣、金門縣等縣市政府古蹟審查委員。原專攻台灣行郊史,出版有《清代台灣商戰集團》(台原出版社),近十多年來轉向古蹟史,經常與李乾朗建築師事務所、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曾文吉建築師事務所等合作古蹟調查、規劃與修護之研究報告。已選就之古蹟研究報告,約有六十本,尚待機發表彙刊,論文散見《台灣文獻》、《台北文獻》、《北縣文化》、《咕咾石》、《竹塹文獻》等學報、刊物。著作╱《從寺廟發現歷史》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台灣寺廟古蹟史發微 - 第一節 緣起
- 第二節 台灣寺廟古蹟研究之價值與意涵
- 第三節 台灣寺廟文獻與研究之回顧
- 第四節 理論、方法與原則
第二章 淡水龍山寺-淡水社會經濟變遷的見證者 - 第一節 台灣龍山寺概說
- 第二節 淡水早期之開發
- 第三節 淡水街道之形成
- 第四節 龍山寺始建年代與興建背景
- 第五節 遞嬗沿革與廟中古文物之稽考
- 第六節 小結
第三章 嘉義市城隍廟-神道設教、官方儀式的場所 - 第一節 城隍信仰源流概略
- 第二節 嘉義城隍廟的創建及祭典
- 第三節 嘉義城隍廟修建沿革
-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南崁五福宮-原住民漢化的見證者 - 第一節 地理環境
- 第二節 創建背景
- 第三節 創建年代與因由
- 第四節 廟的沿革及改名
-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彰化二林仁和宮-創建歷史辨真相 - 第一節 彰化地區的開發
- 第二節 二林鎮的開拓
- 第三節 仁和宮創建年代商榷
- 第四節 仁和宮修建沿革
- 第五節 小結
第六章 龜山壽山巖觀音寺一北部古道的見證者 - 第一節 清初的龜山鄉
- 第二節 清領時期的開發
- 第三節 壽山巖的創建
- 第四節 壽山巖的沿革
- 第五節 小結
第七章 彰化市懷忠祠-十八世紀原住民大動亂的見證者 - 第一節 懷忠祠創建的因由-大甲西社「亂事」始末
- 第二節 懷忠祠的變遷與沿革
- 第三節 小結
第八章 台南市北極殿-政權更迭、街舖滄桑見證者 - 第一節 明鄭崇祀玄武之由來
- 第二節 北極殿創建之背景與年代
- 第三節 北極殿之興修沿革
- 第四節 小結
第九章 宜蘭碧霞宮-一場論戰的平息 - 第一節 宜蘭碧霞宮之創建
- 第二節 碧霞宮歷史沿革與古文物
- 第三節 碧霞宮的教化善行活動
- 第四節 碧霞宮之組織與祭典
- 第五節 小結
第十章 湖口三元宮-興也交通,衰也交通 - 第一節 清代湖口地區的開拓
- 第二節 三元宮之創建與沿革
- 第三節 祀神由來與祭典
- 第四節 神明會與祭祀圈
- 第五節 小結
第十一章 新港大興宮-笨港滄桑見證者 - 第一節 笨港的開發與大興宮的創建
- 第二節 保生大帝信仰的由來與傳入笨港
- 第三節 大興宮的興修沿革與廟中文物
- 第四節 大興宮的管理與祭典
- 第五節 小結
第十二章 關仔嶺碧雲寺-雲深不知處 - 第一節 碧雲寺的創建
- 第二節 碧雲寺修建沿革
- 第三節 碧雲寺的住持、管理與神明
- 第四節 小結
第十三章 台南市總趕宮-歲久不知神來歷 - 第一節 總趕宮的創建背景
- 第二節 廟神由來試探
- 第三節 修建沿革
- 第四節 祭典與祭祀團體
- 第五節 小結
跋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