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此書為作者居於京城經年聆曲之作,有歡喜,有悲哀,亦有大感概,一一道之。遊戲之作取其好玩好笑之意,並道梨園之種種情狀,多屬所聞所見,有時忍俊不禁,遂隱而撰之。論文則觀局勢而析時弊,細道非遺後昆曲之現狀,有曰其象頗亂,其情可憫,又不知其所蹤也。
作者簡介
陳均
文學博士
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任職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出版有論著《中國新詩批評觀念之建構》、小說《亨亨的奇妙旅程》、詩集《亮光集》、崑曲傳記《仙樂縹緲——李淑君評傳》、《義兼崇雅終朝采蘭——叢兆桓評傳》等,編有《京都昆曲往事》、《新詩講稿》等。
上篇 坑爹戲語
【第一輯】 坑爹戲語【第二輯】 閒話宮廷崑曲
中篇 岳子散記 看侯爺的戲(二則) 訪周萬江先生小記 東北崔鶯鶯‧周瑜‧賈似道紅樓夢.高腔.張衛東 哀董萍 弦歌應知有雅意 夜寒筆凍眼昏 廢名乃金聖歎之轉世也 關於〈蝶戀花〉的一些閒事 「言慧珠之死」的「羅生門」及其它 千燈三記 《京都崑曲往事》後記
崑弋略說 青春版《牡丹亭》 崑曲作為一種「文人藝術」 ─張紫東、補園與晚清民國蘇州的崑曲世界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李淑君的人生與藝術 《千里送京娘》創演始末「非遺」後的北京民間崑曲活動之一瞥
下篇 張看,看張─談張庚的「張繼青批評」 《春柳》雜誌與民初之戲劇改良 「北方崑曲」概念之生成與建構 「非遺」十年的崑曲觀念分析之一:青春版《牡丹亭》模式之生成與彌散「非遺」十年的崑曲觀念分析之二:「全球化」與「崑曲的深層生存」 「男旦」、「女同」與「崑曲」:近年來的大陸戲曲文化生態剖析 後記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