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一本中國古代社會史和文化史的論集。本書的持點是:所有文字都是以自己調查的或前人記錄的民族地資料進行類比(analogy)方法而得出結論的。
大部分討論了中國古史中長期聚訟的疑難問題,往往態作出較為合理的解釋。例如,根據作者以上述方法的結果,明堂是簡單社會常見的集會房屋,這種房屋是「大室無壁」,較一般房屋明亮,故稱「明堂」……。
民族志的類比還可運用於古文字的考釋。例如,「辛」字過去都認為像黥面工具之形,而根據作者最新研究,「辛」是人形之倒繪,原意死亡,後演變為代表奴隸的符號。這樣的解釋,對深入理解古代奴隸制度是大有助益的。
短文想記部分,廣泛討論了遠古時代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器物用途等問題,多為前所忽略,卻是今後復原古代社會生活所必需。
本書的價值在於提出了新的歷史研究法,也提倡一種樸實求真的學風,史學應真正成為科學,而不應是政治工具。 作者簡介 汪寧生
一九三○年五月八日生於南京,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曾在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雲南省歷史研究所,雲南省博物館,等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並參與各種海內外,學術機構的交流。著有《雲南考古》,《雲南滄源畫的發展和研究》,《銅鼓與南方民族》,《民族考古論集》…………
1.前言 2.明堂考略 3.八卦起源 4.陰陽觀念探源 5.耒耜新考 6.耦耕別解 7.說田獵 8.釋「武王伐紂前歌後舞」 9.讀《伐檀》偶識 10.釋「辛」 11.釋「臣」 11.「小臣」稱謂之由來 12.古代禮俗叢考 13.古代婚喪習俗叢考 14.初民生活習俗叢考 15.原始技術研究札記
16.古器物研究札記 17.初民時間,空間和數字概念探源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