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9394925 |
定价 |
NT200 |
售价 |
RM31.30 |
优惠价 |
RM27.86 *
|
作者 |
廖哲夫編著
|
出版社 |
藝風堂
|
出版日期 |
1995-11-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83 页. 21.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從事設計工作三十年,平時習慣於觀察生活週邊的事物,對於視神經所接觸到醜陋無秩序的視覺媒體,常產生強烈的排斥感,因此投注較多的關心在各行各業及公共機構的視覺經營上--包括視覺秩序、視覺功能、視覺美學,乃至於視覺教育等等,並對其所衍生的種種問題,提出視覺設計者的觀點與建言。再者;十多年來,鑑於台灣正處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轉型時期,面對全球大環境趨勢與強大競爭壓力,企業界勢必建立自我品牌與經營形象對應,乃將思考方向與設計重心放在企業識別推展上,並積極為文引介CI觀念,陸續在雜誌上發表。 |
|
|
|
|
|
|
|
|
|
|
|
|
|
|
目錄
- 序言
- CI開發作業隨筆
- 跨越平面思考的設計觀
- 支票「值錢」還是鈔票「值錢」?
- 機票設計與飛航安全
- 折扣戰是唯一的戰略嗎?
- 二種管道,一樣溝通
- 給車子一個好形象
- CI傘下的包裝策略
- 從「視覺秩序」到「道德秩序」
- 沒有天生的「名牌」
- 建立傳播業「值得信賴」的形象
- 先睹為快的視覺饗宴
- 醫療界應先自我把脈
- 公共事業的CI(一)--運輸業
- 公共事業的CI(二)--能源業
- 公共事業的CI(三)--通訊業
- 商標在企業視學媒體上的應用
- 從美、日CI的演變探討我國企業形象策略
- 銀行CI該加把勁
- 新銀行眼小心大
- 銀行的「視覺衛生」
- 仿冒?抄襲?巧合?
- 我被copy了!
- 標誌設計知多少
- 車.形象.台灣牌
- 何時給我們好看
- 揪出創意殺手
- 台灣設計界十年來的發展
- 附錄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