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論文以伊恩?P?瓦特的《小說的興起》為思考起點,以匈牙利著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盧卡奇「社會整體性」的文學概念為主要的研究方法,考察中國二0年代中期以後到四0年代期間表現知識分子「社會整體性」觀念的長篇小說。
作者簡介
蘇敏逸
女,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曾任慈濟大學東語系助理教授、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現為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從晚清到五四: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先聲 第一節 晚清民初「新小說」對新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 五四「個人主義」的特質 第三節 郁達夫的「個人」小說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先驅
第三章 建立「社會整體性」: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形成 第一節 五四時期至北伐革命失敗的社會形勢 第二節 記錄北伐革命的《蝕》三部曲 第三節 五四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葉聖陶的《倪煥之》 第四節 「個人」作為「革命歷史」的象徵:茅盾的《虹》 第五節 政治理念與小說形式的結合:論《子夜》模式 第四章 從文化批判到社會認識:老舍長篇小說的特殊性 第一節 發言位置的差異:英國時期的小說 第二節 文化差異的對照與文化批判的形成:《二馬》與《離婚》 第三節 呈現「社會整體性」的巔峰之作:《駱駝祥子》
第五章 個人、家庭與社會的複雜角力:「家族史」長篇小說 第一節 封建家庭的崩毀: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第二節 「地方誌」與「家族史」的結合: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 第三節 個人、家族與集體的糾葛和矛盾:路翎的《財主底兒女們》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書目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