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碎的現代版《小王子》
盧──就讀高二的十三歲資優生,聰明卻不擅與人相處;因著媽媽患病、妹妹夭折而承受重大壓力與孤單。
諾──十八歲卻已流浪街頭數年的女遊民,白天總是等待時間過去,卻又害怕夜晚到來。
當天才少女與年輕街友相遇,她們才發現,偽裝的美好假象並不重要,要終止流浪,你只能揭開面具真實去愛……
本書討論主題為法國遊民現象,加上「中輟生」、「家暴」、「憂鬱症」等面向之議題,甫出版即獲得高度矚目,出版後更獲得由5000家法國、比利時、瑞士、加拿大的書店選出的「法國書商公會文學獎(Prix des libraires)」,並入圍法國龔固爾獎。
人物介紹
十三歲但跳級就讀高二的天才資優生,智商一六○,個子嬌小,喜歡做各種實驗、觀察人們的表情;聰明卻不擅與人相處,在班上獨來獨往,偷偷暗戀著班上最帥的男生盧卡斯。因為做口頭報告而去採訪女遊民諾,而和諾成為互相倚靠的朋友。
盧班上最高的男生,帥氣、叛逆不羈,很受女生歡迎,是班上的老大。上課很少記筆記,總是忘記關手機,坐在椅子上時喜歡把身體斜一邊,敢公然頂撞老師。父母離異。有顆善良的心,知道盧想幫助諾的心,也極力協助她一起照顧諾。
年僅十八歲就無家可歸的女遊民,媽媽被人強暴後生下了她,七歲之前由外公外婆帶大,外婆過世後搬去跟媽媽住。十二歲時因為媽媽酗酒,諾被安排至寄養家庭,也開始離家出走,進入少年管教寄宿學校後則常長徹夜不歸,漸漸地開始了夜宿街頭的生活。
盧班上的老師,出了名的嚴格:上課時不能用腳在下面踢椅子,不能拿起手機看簡訊,也不能偷看教室裡的鐘,心想怎麼還沒下課;不能用手不停地撥弄頭髮,不能跟旁邊的人小聲議論;就算熱到四十度,也得穿上不會露出肩膀的衣服。要發言前得先舉手,上課時不准嚼口香糖,連原子筆的筆頭都不准咬。是學生們的惡夢。
喜歡規畫、訂定策略,在公司擔任主管職務。失去二女兒、妻子罹患重度憂鬱症時,堅強地支撐著整個家,煮飯、洗衣、打掃、粉刷牆壁,也努力維持家中的和樂氣氛,但有時也會躲在洗手間一個人流淚。
在盧八歲時懷了第二胎,但二女兒泰出生幾個月後就夭折了,阿努克漸漸封閉自己,不去上班、不跟人說話、不梳洗、整天對著電視機發呆,最後被診斷罹患了重度憂鬱症。但在諾住進盧家中後,又開始有了笑容。
本書特色
探討法國遊民現象的小說,加上「中輟生」、「家暴」、「憂鬱症」等面向之議題,挑戰美好家庭神話。出版後即獲得法國書商工會文學獎並入圍法國龔固爾獎。
得獎紀錄
各界推薦
命運兩端的天才少女與年輕遊民,因著過往創傷各自孤獨地進行著內心與外在的流浪……直到兩人相遇,才發現偽裝的美好假象並不重要,終止流浪的解藥只有揭開面具真實地去愛。正視家庭關係中的創傷,這絕對是一部發人省思的「小說版小王子」!──愛鄰協會偏鄉行動圖書館社工、彰化縣晨陽學園老師 洪敦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祕密,隨著身分認同,緩解了情緒,得到了療癒。──明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凌 健
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青少年小說,它看似灰暗,卻暗藏一股強而有力的正面力量;大部分的青少年在邁向成人時所面臨的最大困境,莫過於自我價值尚未架構完成,童年所依賴的世界卻早已崩盤;故而鎮日恍恍惚惚,徬徨在是非善惡之間,不知何去何從。為此,作者刻意將「只存於小學課本裡,卻不見於真實社會的仁愛平等」等問題,完全不迴避地展現在其間,她希望讓青少年看到無論現實如何殘酷,愛與關懷是永遠不變的解藥。本書透過一個靦腆、孤獨的十三歲資優少女,示範出人類最單純的「人溺己溺」情懷,發揮青少年所擁有的特質積極、無懼的態度,忠實地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現,成為一個勇敢面對自己的年輕人!──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祕書長 李苑芳
雖然這不是懸疑片或偵探片,但閱讀時心情卻是起起伏伏。隨著諾被接納,找到居所,不必流落街頭而鬆一口氣;又感慨諾不能擺脫遊民的生活及遭母親遺棄的陰霾,好好接受盧伸出援手而有的新生活。這個結局不禁讓我聯想到詹宏志在《人生一瞬》中,描寫一個從臺灣到紐約唸電影的文藝青年,因某種緣故輟學流落街頭,身無分文,為了生活而打電話給詹先生應徵報紙影評作者。印象深刻的是詹先生對他說的話:「你應該回臺灣去,重新給自己一個機會,你知道流浪漢的下場,他們一開始也以為這是一陣子的不順利,但通常會變成一輩子……」這或許是未曾有過遊民生活的人所無法體會的。──讀者 楊雅淳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這是一個尋找愛與需要的故事。
本書主角─盧.貝爾蒂尼亞克,以「一位年輕女遊民的生活、故事」作為她口頭報告的主題,針對其心路歷程進行探討。在訪問女性遊民─諾的同時,我看到了盧對諾的關懷與包容,雖然她們身處兩個不同世界,但彼此的心卻是緊緊繫在一起,相互連結,雙方都扮演了扶持對方的重要角色,誰也不可缺少誰的幫助。
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很欣賞盧對諾所做的一切,打從心底關心諾的盧,在父母親的同意下,將諾帶至家中,提供了諾正常的生活環境,一個可以安心睡覺的地方。我想,多數的人可能都無法接納一個無家可歸的遊民到這種程度,提供自己的住家,來幫助這些流浪於街頭的人,我覺得盧的作法或許不是一個最恰當的選擇,但她超乎眾人的接納能力,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士林高商學生 林佳樺
由盧隨口說出的主題,和車站中巧遇的諾,展開一連串的訪談,兩人間的友誼不知不覺產生,這份情誼是那麼堅定,那麼難能可貴。在諾走投無路時,盧毅然決然拋下一切來陪伴諾,最讓我感動。這是每個人都嚮往的,誰知道呢,或許屬於你的友誼,就在你身邊。──明道中學學生 劉惠文
一個人的生活環境與家庭背景,造就他的處境。雖然每個人都想過著安全又美滿的生活,但現實又豈是人人如此?──家齊女中學生 黃憶湄
看完此書,我的感想是:諾會流浪街頭是有原因的,不是她從小好吃懶惰,不讀書,而是她媽媽不要她,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不負責任的爸爸、媽媽,放任孩子不管,甚至丟棄孩子,所以我們一定要知福,我們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有爸爸、媽媽,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不愁吃穿,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有一個溫暖的家。──臺北市立國語實小學生 邱柏晨
首先,我了解了要惜福。故事中的那群流浪漢,不但沒有家可以住,也沒有爸爸、媽媽的保護能感到溫暖,更沒有飯菜能飽餐一頓,我是如此的幸福,所以我要惜福,不讓幸福從我的手中悄悄的溜走。
接著,我學到了要有愛心。俗話說:「與其擔心社會現狀,不如化作信心,並付出一分愛心。」我們若是想要幸福一天,最好上理髮店;想幸福一週,就去結婚;想幸福一個月,可以去買一匹馬;想幸福一年,就蓋一棟新房;想獲得終生的幸福,就必須當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幫助窮人,使他們得到愛心。
最後,我學到了要有堅定的目標。故事的主角盧有個堅定的目標,那就是要使諾成為自己的一家人,雖然只成功一下子,但沒有目標比有目標來的好,而且生活沒有目標,就像航海沒有指南針。俗話說:「有了目標,便有動力,有了動力,便有衝勁。」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堅定的目標,這樣才有衝勁鼓勵我們。
從前的我,目標這個詞在我的字典上,是查不到的,因為我都是順著爸爸、媽媽的要求去做,但讀了這本書後,開始為自己設立目標,每完成一個目標便有了成就感。──臺北市立國語實小學生 邱柏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