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環臺騎乘記》收錄了練乙錚於《信報》撰寫的臺灣騎乘旅遊扎記。
練乙錚常以政治評論揭示本港回歸之後特區政府高層制定政策內幕,這次騎起戰馬環臺三十八天,跑了差不多兩圈共一千七百多公里,一併寫下十篇旅遊扎記,細說寶島上的文化風情。
由體力條件、騎乘裝備,到挑選「戰馬」;由少年時對自行車得而復失的甘苦回憶,到歷半世紀後圓騎乘夢的開懷暢快;由入廟投宿,到住進國軍英雄館;由路邊小店引車賣漿輩講述政治取態,到大武鄉最年輕鄉民代表暢談基層管治;由平埔族、高山族的來歷,到「南島人」的臺灣源頭論……讓人看到的,是練乙錚論政以外的一面。
「騎乘是一種『慢活』。在環繞臺灣一周的路途上,你一面走,一面能看到感到坐飛機或開汽車都不能看到感到的許多事物細節。留意到甚麼,因人而異;吸引我的,除了風景之外,往往是社會和人。」──練乙錚 本書特色
作者現為《信報》特約評論員,他的政經評論,是中環人、財經人、政界人的每天必讀。
這是一本擴闊讀者視野的讀物。作者不僅是描寫臺灣名勝景色、騎乘知識出色,他跟當地平民百姓的訪談、引述的資料數據,讓讀者更深入了解臺灣人對兩岸政策的看法;此書談及的內容亦包括臺灣及原住民歷史、族群意識、鄉鎮村落的管治模式等等,是不折不扣的知識寶庫,也是一本超越時間的讀物。
◎自序 ◎第一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1整裝待發 1.2順時針/逆時針 1.3美女兵團 1.4入廟投宿 1.5獨行/群騎 1.6住「通鋪」認識本地人 ◎第二章:半生回望驚鴻一瞥 百里長驅飛渡三溪 2.1初戀 2.2舌尖的第三類接觸 2.3拜祭非只在節假日 2.4過三溪 ◎第三章:濁水橫斷南北 長路識辨駑驥 3.1濁水溪 3.2變色的路途 3.3「漁政」與奶娘 3.4我的羅茜南蒂 ◎第四章:進臺南 4.1地名各有來歷 4.2住進維穩辦 4.3體力條件 4.4誰的臺灣 ◎第五章:南迴餓空得嘗天物 大武乏苦巧遇善人 5.1捨易取難 5.2飢腸轆轆上南迴 5.3五度坡 5.4喝魚湯、遇善人 5.5生命的循環累積 ◎第六章:差半秒人仰馬翻 錯一言國破人亡 6.1墾丁偷閒 6.2鹹蛋和皮蛋 6.3這裏曾決定臺灣命運 6.4過了要帥的年齡 ◎第七章:萬年繁衍遠適異域 一朝俯首話語無權 7.1原住民 7.2「南島人」 7.3「介壽路」改名 7.4 2% vs 85% 7.5紐西蘭模式 ◎第八章:探基層民主 憶澎湖往事 8.1下山的學問 8.2精彩基層 8.3另一孤島、另一時空 ◎第九章:走馬綠島與囚為伍 挑戰北宜兀自歸來 9.1綠島與黑潮 9.2兩判無期 9.3遇見就是緣分 9.4保守一點是對的 9.5既濟 ◎第十章:桃源何必世外 慢活乃可真嘗 10.1匯友環臺 10.2縱谷行 10.3錢銀事 10.4慢活人生 10.5體會
作者簡介 練乙錚
香港人,一九五一年生,九龍華仁書院畢業,美國卡爾頓學院數學高級榮譽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一九九二年回港前任教加州大學,其後曾任香港科技大學商管學院副院長,並為該校首屆最傑出教學獎得主。
香港主權回歸祖國前後,出任《信報》總編輯兼社論主筆,鼓吹理性論政、民主、法治和自由經濟;一九九八年獲香港特區政府聘任為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協助當時行政長官董建華研究及制定政策;二○○三年七月公開參加民主運動中環靜坐,其後被革職。
離開中央政策組後,在外遊歷三載,學習帆船遠航技術;二○○七年十一月駕「既濟號」航返香港後,任《信報》主筆至二○一○年一月。現任日本秋田國際教養大學經濟及人口學教授。
著作包括經濟學術論文、政經散文集《水清有魚》、《細草微風》、參政回憶錄《浮桴記──謀府生涯六載事與思》。其於《信報》「香島論叢」撰寫的主筆文章,大部分已整理為《練乙錚文集I-V:中國、香港、國力、港理、人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