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8976184 |
定价 |
NT620 |
售价 |
RM96.90 |
优惠价 |
RM86.24 *
|
作者 |
范泓
|
出版社 |
獨立作家
|
出版日期 |
2013-09-0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76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雷震(1897-1979),《自由中國》發行人,1960年代,為爭取政治民主、言論自由,慨然入獄十年,史稱「雷震案」。
作者范泓長年蒐集雷震相關史料,透過雷震的風雨一生,敘述一代知識份子與臺灣民主憲政發展的互動關係,並以雷震個人政治生命之沉浮及時代背景,描摹雷震這位「骨鯁之士」從堅守理念到付諸實踐的精神風貌,反映出那個時代的變局以及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真實的艱難處境。
本書特色
【擴充十萬字.全新增訂版】華文世界第一本雷震的完整傳記
作者簡介
范泓
祖籍廣東,1955年生於南京,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居南京或揚州。先後出版《風雨前行──雷震的一生》(2004)、《與李敖打官司》(2005)、《隔代的聲音──歷史勁流中的知識人》(2007),《黨內覺醒者──李昌在中國改革年代》(2008),《在歷史的投影中》(2008)、《民主的銅像──雷震先生傳》(2008,此書未增訂前的舊版)、《重說陶希聖》(2008,與李楊合著)、《參政不知政──大時代中的陶希聖》(2009)、《歷史的複盤──百年紛爭人與事》(2013)等著作。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為雷震造一個銅像∕傅國湧
引言
第一部分 少年時代(1897—1916) 第一章:浙江豫籍移民之子 第二章:父親之死 第三章 《我的母親》 第四章:「蓴菜湯事件」與「反袁運動」
第二部分 求學日本(1916—1926) 第五章:加入中華革命黨 第六章:罷學歸國 第七章:東京「明寮」一年 第八章:名古屋「八高」三年 第九章:京都帝國大學三年半
第三部分 投身政治(1927—1949) 第十章:進入權力核心 第十一章:與蔣介石結緣 第十二章:「舊政協」秘書長 第十三章:「制憲國大」真相 第十四章:漸進的民主憲政觀 第十五章:滬上「三劍客」
第四部分 骨鯁之士(1950—1960) 第十六章:《自由中國》半月刊 第十七章:國策顧問‧香港歸來後 第十八章:與威權體制漸行漸遠 第十九章:超越「清議」
第五部分 政治構陷(1960—1970) 第二十章:震驚海內外的雷震案 第二十一章:判決之後引起的震撼 第二十二章:在獄中 附:雷震軍監服刑日記審查表
第六部分 最後歲月(1970—1979) 第二十三章:出獄後受監視 第二十四章:與王雲五的筆墨官司 第二十五章:銅像遲早會出現的 第二十六章:聶華苓:再見雷震 第二十七章:「雷震案」平反運動 第二十八章:不容青史盡成灰
修訂後記 雷震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資料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