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書系推薦序 智慧的見證 曾志朗 書系出版序 延伸生命的視野 簡志忠 自序 唯有回到心,我們才能找回真正的自己
◎ 王陽明的人格與性情 如何閱讀本書 自雲端降生的孩子 五歲才會說話 做天地第一等人 馬革裹屍的壯志 以馬援為偶像 文武兼備,奇智大勇 狂者氣質 獨立自尊的真性情 超狂入聖的自我超越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變化氣質才能超越自我 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愛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種性 道德實踐不能違背人性
◎ 王陽明的存在徬徨與生命探索 「三變」與「五溺」 娶妻前的奇遇 初識聖人之學 格竹行動 隨世浮沉的歲月 第二次格物窮理的失敗 修練道教長生之術 勇於針砭時政 逃脫一切的念頭 修練到具有「先知」能力 儒學才是一生立命的根基 展現道德勇氣的勇者 謫貴州龍場驛 從自然找尋心靈的慰藉 死亡陰影下的大悟 超越死亡,人才有真自由 人性本自圓滿的體悟 生命的淬礪與再生
◎ 教學是一件快樂的事──王陽明的講學歷程 教育從教學生立志開始 提倡身心之學與師友之道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再苦也要教學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兒童教育的精神 教育就是要找回人的良知 生命的最後一堂課
◎ 王陽明理學的新創──格物致知新說與知行合一說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程頤、朱熹的格物致知說 讀書與道德的關係 朱熹認為研究事物之理才能確立道德良知 一味向外格物是炊沙而欲成飯 陽明的「心即理」說 陽明批評朱子格物之學 陽明認為「格物致知」即是「正心」 知識與實踐的問題──「知易行難」說 孔孟的知行觀 荀子的知行觀 程頤、朱熹「先知後行」的知行觀 陽明認為良知外別無知 動念即是行 陽明知行合一說的宗旨
◎ 悟道與實踐──澄心靜坐說與事上磨鍊說 靜坐思想的源頭──道家思想 儒釋道三家的融合 周敦頤的「無欲主靜」說 程朱以「主敬」取代「主靜」 陽明的靜坐哲學 靜坐可能產生流弊 「存天理,去人欲」才能真寧靜 「事上磨鍊」才能動靜合一 實踐的生命之學 真正的不動心 良知真切,做事得心應手 勇敢接受生命的試煉
◎ 悲劇的智慧──「宸濠、忠泰之變」下的澈悟 宸濠之亂的經過 不動心方為大勇 忠泰之變的經過 苦難下的智慧 「致良知」說是陽明學說的集大成 「致良知」學的內涵 千聖皆過影,良知是吾師 ◎ 王陽明的道德形上學與留下的問題 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陽明的形上學與佛老思想 「虛」「無」是良知的發用境界 心物合一的天人之學 道德哲學與知識論的混淆 王學流弊 由「致良知」到「現成良知」 天泉證道 「四句教」與「四無教」的爭辯 陽明晚年對心體內涵的體悟 有無合一的心靈境界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事業 心無限超越與純粹中正的特質
◎ 陽明學說的現代啟示 找回真實的自我 良知是快樂的泉源 人格平等主義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 心學的意義 找回人性自尊,活出生命價值 心是人自我救贖的希望 陽明學說對現代儒學的影響 此心光明,夫復何言
重要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