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的哲學家,《自由時代》雜誌創辦人鄭南榕, 因刊登許世楷教授的台灣新憲法草案, 遭到國民黨統治當局控以「叛亂」罪嫌, 鄭南榕拒絕出庭應訊,並說: OVER MY DEAD BODY 「國民黨只能抓到我的屍體,不能抓到我的人。」 一九八九年四月七日清晨在軍警重兵壓陣,強行闖入拘提時, 引火自焚,震驚全國。
經歷二十年, 台灣的國家重建運動,雖曾燃亮希望,卻又面臨挫折, 民主改革的成果遭受破壞,亟待重拾信念,再接再厲。
這本詩集是為紀念鄭南榕殉道二十週年, 也是獻給所有為自由與人權努力的人的信物。 祈願鄭南榕以身殉道的星火, 燃成燎原之姿,讓人類理應共享的普世價值, 重臨台灣之國。
本書特色
1.集結多國詩人對自由的禮讚與對威權的反抗的詩篇。
作者簡介
李敏勇
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縣出生,成長於高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經歷。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
出版過《雲的語言》、《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青春腐蝕畫》、《島嶼奏鳴曲》,以及漢英對照詩選《如果你問起》、漢日對照詩選《思慕與哀愁》。
除了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譯讀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集等約五十餘冊。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二○○七年(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繪者簡介
劉耿一
一九三八年生於東京,一九四六年返台,一九五七年隨父親畫家劉啟祥習畫。一九八○年辭卸恆春國中教職,以專業畫家展開新人生,執著於藝術創作的自由和尊嚴,作品深受重視。
本書引用畫作,出自《社會.風景》系列,為一九九一年在雄獅畫廊個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