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母愛的羈絆,是祝福還是枷鎖? 每個人一生中最早的情感連結,往往來自母親。然而,這份最初的愛,卻有可能成為無法擺脫的枷鎖。你是否曾因母親的言語或行為而感到壓抑、無助,甚至無法真實做自己?你是否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反覆陷入痛苦的循環,卻不知問題的根源?本書探討了一種無形卻深遠影響人生的狀態——「母親病」。 「母親病」並非正式的醫學名詞,而是一種心理與情感的困境。 來自母親的過度控制、忽視,甚至無條件的溺愛,都可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不安全感、自我否定、情感依附障礙,甚至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與自我價值認同。本書透過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視角,結合豐富的臨床案例與心理學研究,帶領讀者一步步剖析「母親病」的形成原因、各種類型及其帶來的影響。 本書不只是檢視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而是更進一步提供自我療癒的方法。我們將探索: *母親對孩子心理發展的深遠影響:從母嬰依附到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剖析母親如何塑造我們的情感模式。 *不同類型的「母親病」:過度支配、情感忽視、冷漠疏離、過度保護等不同母親類型,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母愛與依附的雙面性:當母愛變成控制,當親密變成負擔,我們該如何從中找到平衡? *如何走出母親病的陰影:透過心理療癒、自我覺察、建立健康的界線,幫助自己擺脫負面影響,活出真正的自己。 這本書,寫給所有在母親關係中受過傷的人。 它不是要責怪母親,而是讓我們理解過去,並學習如何療癒自己,讓愛回歸純粹,而非負擔。如果你曾經因母親的愛感到窒息,或在親密關係中感受到難以言喻的情感糾葛,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解開心結、找回內在力量的指引之書。 療癒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
推薦語 前言 給背負母親這個十字架的人 母親,究竟是什麼? 從一個相遇的故事開始 蔓延開來的「母親病」 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第一章 什麼是「母親病」? 牽絆型態有很多種 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 通常扮演「乖寶寶」的角色 孝順的孩子容易受到操控與支配 會一直傷害自己 會對愛產生飢渴 不斷地追求完美 想要獲得肯定拚命努力 每次跟母親見面心情就盪到谷底 永遠都缺乏安全感 容易受傷產生負面思考 會有想死的衝動 具備普世的愛與創造的能力 約翰藍儂的母親病 第二章 「母親病」讓人活得痛苦 與母親的關係不單是心理問題 母性的奉獻所賜予的寶物 為什麼一歲半前的照顧很重要 當依附關係的形成受損 剛強的母親與溫柔的母親 催產素不足就無法活下去 母親是安全的基地 培養穩定依附關係應該做的事 依附模式會依關心的方式有所不同 「容易受傷型」和「感覺遲鈍型」 名為依附形式的「年輪」 「被困型」和「未解決型」 母親病就是一種依附病 第三章 「母親病」會永久帶著心靈傷痕 不穩定依附關係會產生各種問題 對擁有孩子會產生恐懼與抗拒 催產素的匱乏與性格 母親病引起的連鎖症狀 依附關係不穩定的孩子多數有ADHD 缺乏母性產生的病 「我不要你」 被拋棄的幼年傷痕 無論什麼事都想依附他人 酗酒成癮的畫家尤特理羅 飲食障礙、慢性憂鬱、焦慮症 成為「情緒波動」的源頭 在那些有氣無力的年輕繭居族背後 第四章 不穩定型的母親 當母親也屬於不穩定依附型 宛如暴風雨的母親 「母親讓我覺得丟臉」 珍芳達的母親病 把自己的問題帶到孩子身上的母親 像奴隸般順從父親的依附型母親 「母親像朋友」的陷阱 日本藝術大師岡本太郎的母親病 第五章 只愛自己型的母親 白雪公主的悲劇 討厭養育子女 把母親嫁出去的少女 不會反省自己的母親 一直都是主角的母親 「與要求不符」的孩子 只疼愛她喜歡的玩偶 「我是媽媽的玩偶」 無法對孩子說不的母親 第六章 太認真型的母親 有潔癖、責任感強的母親 赫曼赫賽的母親病 將自己的規則或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 無法接受頑皮孩子的母親 為什麼會沉迷於毒品 努力的母親容易發生的悲劇 越會忍耐的孩子長大之後越複雜 第七章 克服母親病 從沒有自覺的地方開始 感覺奇怪就是踏出了第一步 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 孩子其實渴望母親 問題引爆也是因為想要恢復關係 脫離社會也有其意義 重新倚賴的重要性 徹底衝撞是修復關係必經的過程 宮崎駿的母親病 與母親保持適當的距離 一旦指望不大就要暫且斷念 為了克服想尋死的心情 沒有出席母親葬禮的赫曼赫賽 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所束縛 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 尋求安全基地 沒有人給予就試著付出 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 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 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巧 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 面對自我的功課 接受事實 孩子會想要原諒父母 結語
作者簡介 岡田尊司 一九六○年生於香川縣。精神科醫師、作家、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後,轉入醫學系,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科。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是岡田診所負責人與大阪心理教育中心顧問。 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的治療最前線,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問題。主要著作有:《怪癖心理學》、《容易受傷不是錯》、《活著覺得麻煩的人》、《壓力,努力撐過就好嗎?該放鬆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你的情緒》、《生存的哲學》、《孤獨的冷漠》、《戀愛這種病》、《人際過敏症》、《依戀障礙》、《夫妻這種病》、《啟動心靈的對話》、《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等書。 譯者簡介 張婷婷 愛看日劇、熱愛翻譯。二○○七年開始接觸書籍翻譯,譯有《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1&2》、《賺錢公司成功祕密都靠這本會計財報教科書》、《給小桃的信》、《笑臉贏人》、《看懂現金流讓你提早財富自由》、《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等,現為專職譯者。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