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時刻:亞隆與22位來訪者的一期一會
|
|
Hour of the Heart: Connecting in the Here and Now |
|
|
|
|
|
|
|
|
ISBN |
9789863574354 |
定价 |
NT480 |
售价 |
RM75.00 |
优惠价 |
RM66.75 *
|
作者 |
歐文‧亞隆,班傑明‧亞隆
|
译者 |
鄧伯宸 |
出版社 |
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 |
2025-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96 页. 21. |
库存量 |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22個卸下心防的靜謐時光
與另一個靈魂,在人生一瞬的交會中
一起走上一小段路
《心靈時刻》是一部發人深省的紀實作品,也是一部最有溫度的療癒筆記,記錄了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在全新型態的會談實務中,所面臨的挑戰與突破。
亞隆醫師邁入九十歲了,他的記憶大幅衰退,連病人的治療歷程都不復記得,開始懷疑自己能否繼續熱愛的心理治療工作。此時世界正面臨百年大疫衝擊,許多日常活動被迫轉移至線上。自我隔離使人們陷入了空前的孤獨,大家對於存在的探問與焦慮從來沒有如此迫切過。在重新思考與患者交流的形式後,亞隆於臉書公開宣告停止長期治療,開始專注於「一次性、一小時」的實驗性會談模式,向世界開放邀請。申請信如雪片般從全球各個角落飛來。
在本書裡,亞隆從三百個單次會談的紀錄中,回顧了22個緊湊而深具影響力的案例,探討各種人生困境,同時反思自己在職涯晚期的成長。他嘗試以「當下」引導會談,以「自我揭露」催化深度溝通,達到的治療性改變超乎預期,也鼓舞了他一次次地突破界限,向患者透露過去從未提及的個人經歷,包括在華盛頓特區的創傷童年,對哲學與心理治療的思考演變,以及近期經歷的喪妻之痛。
人生寶貴,而我們能相處的時間短暫。《心靈時刻》由亞隆與其子班.亞隆合作撰寫,帶領讀者思考如何在當下與他人建立更真誠、更具同理心的聯繫。在疫情帶來孤獨與哀傷的時代,這一小時的交流,不僅支撐了患者與治療師,更深化了亞隆對心理治療本質的體悟。
本書特色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在人生遲暮之際展開的「一次性、一小時」會談實驗,篇篇精彩,感人至深。
★書中記錄了亞隆內心最真誠的想法和勇於挑戰治療手法的疆界,是繼《生命的禮物》,另一本對後輩的親身演示與經驗傳承的心法書籍,助人工作者必讀。
★本書體現了亞隆說故事的能力、人格魅力和專業良心,喜歡亞隆的書迷不可錯過。
溫暖推薦
王浩威 | 作家、精神科醫師
吳麗娟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李維倫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張達人 | 台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監事
曹中瑋 | 資深諮商心理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退休副教授
許維素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退休教授
陳秉華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
陳登義 | 資深精神科主治醫師,前臺中靜和醫院院長
賴其萬 |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鐘 穎 |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依姓氏筆畫排列)
「關係是治療的根本!被看到、被聽到,就有療效!即使進行一次性療程,亞隆仍是如此善用病人與他當下互動、此時此地的真實連結,以促成病人的改變。」──吳麗娟
「在這本書裡,我們讀到的或許不是答案,而是一份你很熟悉的陪伴,那是一份在生命最終章節,依然堅持不離場的溫柔與勇氣。」──鐘穎 |
|
|
|
|
|
|
|
|
|
|
|
|
|
|
目錄
各界讚譽
推薦序一/鐘穎
推薦序二/李維倫
前言
1.一個高齡治療師的一天
2.如果我能爬出那個狗窩
3.沒有第二次約會
4.殖民,還是愛炫
5.有如彗星完成軌道運行
6.記憶,啊記憶
7.角力平靜
8.侵犯與騷擾
9.扇扇窗戶問為何,聲聲低語問何時
10.孤單無人問
11.現貨交易
12.艾伯特的焦慮
13.角力平靜,格鬥創傷
14.強悍的愛
15.角色互換
16.最可怕的噩夢
17.記憶,記憶,跑去哪兒了
18.茱蒂.史坦柏格的生日
19.乏味的倫敦時光
20.悲慘的人生開端
21.美好的人生開端
22.失智,啊,失智
後記
致謝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MD, 1931-)
一九三一年六月十三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高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他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並將存在主義哲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開創了風格獨特、也啟發無數人的治療思想。
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其中《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存在心理治療》為心理治療的經典教科書,而一部部散文與小說,包括《日漸親近》、《生命的禮物》、《凝視太陽》、《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一日浮生》、《死亡與生命手記》等,均是全球暢銷之作。現居北加州,繼續寫作。
班傑明.亞隆(Benjamin Yalom)
心理治療師及創意教練,與父親歐文.亞隆長期合作寫作。班傑明早年投身劇場界,在轉入助人工作領域之前為愚人怒火劇團(foolsFURE theater)幕後重要推手,大力推動二○○○年代初期舊金山地區的表演藝術轉型。目前與妻子、三個孩子和寵物們居住在聖地牙哥,同時攻讀婚姻與家庭治療博士學位,愛荷華作家工作坊結業,作品榮獲小說創作獎。
譯者簡介
鄧伯宸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報社編輯、編譯、主筆、副總編輯、總經理,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曾獲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附設胡適百歲誕辰紀念徵文優等獎,現專事譯作。譯有《影子大地》、《鄂圖曼帝國三部曲1300-1923》、《哭泣的橄欖樹》(立緒)、《改變大腦的靈性力量》、《寫,在燦爛的春天》、《一日浮生》、《死亡與生命手記》(心靈工坊)等作品。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