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願天下的父母親,都能找到屬於你們親子間,獨有的療癒密碼。 ---作者 梁懷貞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比在意分數更重要的,是學習欣賞他天生的模樣。 打造適合彼此的交流方式,激發孩子內在、持續前進的動力。 我們是父母,也是孩子生命中的引導師。
小馬: 「媽媽,為什麼妳想要寫一本書? 」 媽媽: 「因為每一本你拿到手上的書就像一份禮物一樣,媽媽想要送禮物給很多人。」 小馬: 「哇,那妳送給我什麼禮物?」 媽媽: 「我送給你什麼啊? 我送給你一本等你到30年後看到它都還會笑的魔法書!」 小馬: 「真的嗎? 這本書真的有魔法?」
孩子啊! 這本書真正的魔法是愛。 你可以不要送人任何實質的禮物,但是你不能不學會怎麼在生活中分享和表達愛。 你正在經歷教養焦慮嗎? 這本書,不只懂孩子,更懂身為父母的你,為你帶來方向。 ⊙本書章節 Part 1正視孩子的不同,從覺察他的困難開始 Part 2理解孩子的問題,背後是一個需求 Part 3打開孩子的心門,說故事勝於講大道理 Part 4放膽讓孩子探索,生活中處處可學習 Part 5滋養孩子的內在,用家裡溫暖流動的愛 Part 6點燃孩子的動力,以正向鼓勵提升自信 Part 7穩固自己的神光,才能引導孩子發光 Part 8培養親子自癒力,十個讓親情加溫的魔法儀式 ⊙本書特色 -從同理孩子的家長視角寫作,引領父母親重新覺察孩子的內心世界。 -跨越ADHD教養主題,不限於特殊兒教養,章節主題適用於每個家庭。 -結合真實故事與探索建議,實例能引起反思,並從建議練習中獲益。 -注重全家身心的整合照護,書末提供十個親子魔法儀式為減壓妙方。 我相信養育特殊兒這條路上不是只有凱西一家人,她的親身經歷一定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我誠摯地推薦您打開本書,學習ADHD家庭相處的苦辣與酸甜。 - 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這不是一本告訴你「該怎麼做才對」的書,卻能深深觸動我們—那些在育兒路上曾迷惘、自我懷疑,卻依然努力向前的媽媽們,帶來溫暖與力量。 - 女人進階 To be a better me 粉絲頁主理人 Eva 凱西是少數能持續書寫的媽媽,一字一句記錄著她如何解讀出孩子的「特殊才華」與背後意涵。她以當事人的第一視角,寫下陪伴的不易,以及背負親友意見的難處,值得讓在親子教養上疲累不已的家長細細翻閱。 - 《減法教養》作者 K老師 (柯書林心理師) 凱西在書裡,為我們示範了什麼叫做「帶著愛的陪伴」。如果你家裡也有「特殊」的孩子,這本書會帶給你滿滿的療癒和力量。 - 啟點文化 內容製作人 劉彥廷
目 錄 推薦序 1 所有的相遇,都是緣份 推薦序 2 誰說100分的主管,不能是100分的父母親? 推薦序 3 懷貞的人生禮物 推薦序 4 孩子,你就是你自己 推薦序 5 先學會愛護自己,才能為孩子的最佳夥伴 推薦序 6 凱西跟小馬圓了一個我的夢 推薦序 7 透過陪伴孩子,也修鍊自己 推薦序 8 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一本「魔法書」 各界溫柔推薦 作者序 創造親子間獨一無二的魔法 Part 1正視孩子的不同,從覺察他的困難開始 - 1.0 孩子,你就是你自己 - 1.1 遲緩不是病,它是一種狀態 - 1.2 大隻雞慢啼,真的是這樣嗎? - 1.3 到底是「敏感體質」還是「注意力缺失」? - 1.4 媽媽,我不是故意交白卷 - 1.5 老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嘴巴 - 1.6 不管怎麼練習還是很難看的字 - 1.7 他只是愛動,為什麼叫他「過動兒」? - 1.8 學習接受結果的不如預期 - Part 2 理解孩子的問題,背後是一個需求 - 2.0 問題,是來自宇宙的訊息 - 2.1 是真的想上廁所? 還是找藉口? - 2.2 你們家也有逃不出的開學噩夢嗎? - 2.3 如果可以誠實,為什麼還要說謊? - 2.4 孩子會打人,是和誰學的? - 2.5 我可以和你重新做朋友嗎? - 2.6 孩子,你為什麼要罵髒話? - 2.7 我的孩子被霸凌了,要怎麼辦? - 2.8 叫你不要吵,聽不懂是不是?
Part 3 打開孩子的心門,說故事勝於講大道理 - 3.0 達成更深層次的心理交流 - 3.1 天生我材必有用 - 3.2 會溝通的大樹爺爺 - 3.3 關於比賽,那些父母想教卻無法教我的事 - 3.4 不管是周杰倫、風笛或是嗩吶,都是學習 - 3.5 如果你現在放棄,你的願望就結束了喔 - 3.6 我的外公,英雄不怕出生低 - 3.7 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 3.8 你吃的這條魚是來報恩的 - 3.9 請父母親也嘗試做一位聽眾吧 - Part 4 放膽讓孩子探索,生活中處處可學習 - 4.0 成為孩子的底氣 - 4.1 放學後,比參加課後班更重要的事 - 4.2 去一個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地方 - 4.3 選擇適合孩子,而且他也喜歡的運動 - 4.4 道謝、道愛,是最不能等待的學習 - 4.5 我是足球隊守門員,我很重要 - 4.6 為什麼我們該帶孩子去聽一場音樂會? - 4.7 一位過動兒視角中的演講比賽 - 4.8 用香氣來交流,讓想像力飛揚 - 4.9 培養審美觀,從欣賞自然萬物開始
Part 5 滋養孩子的內在,用家裡溫暖流動的愛 - 5.0 人生只要有你、有我,就不難 - 5.1 身體親密的接觸是魔法 - 5.2 爸爸媽媽,笑一個吧 - 5.3 擁抱遙遠的祖父母,一起旅行吧 - 5.4 我是奶奶記憶的鑰匙 - 5.5 行有餘力,當一位志工媽媽或志工爸爸吧 - 5.6 平常一起運動,這也是愛的展現 - 5.7 愛他,就不要讓他當機 - 5.8 小馬與外公的多重宇宙
Part 6 點燃孩子的動力,以正向鼓勵提升自信 - 6.0 手持著點亮孩子的魔法棒 - 6.1 我穿著天空藍的衣服,我會在終點等你 - 6.2 小馬和他的陪跑員 - 6.3 讚美的話,說久了就成真了 - 6.4 只要不放棄,你就是自己的冠軍 - 6.5 真正的自信,是來自於對自我努力的肯定 - 6.6 來自宇宙的蝸牛 - Part 7 穩固自己的神光,才能引導孩子發光 - 7.0 閱讀,是穩固自己的基石 - 7.1 請先放過自己,你才能同理孩子 - 7.2 我們不一定要勉強逆流而上 - 7.3 保持溝通,請老師當孩子在學校的那座山 - 7.4 妳擔心,他只會害怕;妳恐慌,他壓力更大 - 7.5 勇敢做一個先為自己戴上氧氣面罩的父母親 - 7.6 我們,都是孩子的引導師 (原1.10) - Part 8 培養親子自癒力,十個讓親情加溫的魔法儀式 - 8.0 用魔法創意安撫彼此的心 - 8.1 儀式一: 為雙腳添加能量 - 8.2 儀式二: 出門前的配備地圖 - 8.3 儀式三: 大腦的五個抽屜 - 8.4 儀式四: 簡單的深呼吸靜心 - 8.5 儀式五: 呼吸升降梯 - 8.6 儀式六: 吹一個白光泡泡 - 8.7 儀式七: 大吼大叫釋放壓力 - 8.8 儀式八: 呼喚大樹爺爺溝通法 - 8.9 儀式九: 一起聆聽音樂吧 - 8.10 儀式十: 創造幸福感的魔法
寫在這本書之後
作者簡介梁懷貞梁懷貞梁懷貞(凱西)一位喜歡創作幻想的中年女子、ADHD過動兒的媽媽、現任職科技公司主管因為工作飛過地球超過100圈的職業婦女。40歲前對小孩這種生物過敏,好不容易高齡生子後,卻接連收到孩子的遲緩評鑑與ADHD確診報告。從一開始帶著孩子跌跌撞撞,充滿挫折找不到自己做媽的價值,到近年透過閱讀、跳舞、學習芳療自癒,而打開了人生的另一扇窗。自幼曾夢想當一名藝術家和作家,但學業卻不怎麼樣,常被父母認為心沒有用在對的地方。高中時在轉學與連續重考失利中放棄追夢計畫,曾有過一段成長噩夢期。近30年後,面對養育特殊兒的挫折,回頭看自己,終於理解了,每一個孩子的問題,背後都有他的需求,在等待父母的同理與溝通,而這個孩子也包括曾經的自己。49歲,重拾作家夢,提筆記錄孩子的成長時光,希望藉由分享自己家中過動兒笑與淚的故事,也能支持更多類似的家庭,找到一起前進的光。興趣專長與認證奧福音樂初階師資Zumba® Kids Jr. 兒童有氧舞蹈師資NAHA L2美國整體芳療師專業簡報、口語表達、演講輔導親子靜心活動設計與帶領插 畫米亞魚 (MIA YU)本名于子棋,是一位喜愛塗鴉的素人插畫家,擅長以墨線、色鉛筆、粉彩及水彩作畫,作品呈現溫暖且富有童趣。熱衷於透過插畫記錄生活點滴和傳達對天地萬物的情感,並持續探索更多創作的可能。封底文案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