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興衰,從開元盛世到國運衰退:藩鎮割據、突厥入侵、農民起義……內外夾擊下,唐朝的命運走向不可挽回的終結
|
|
|
|
|
|
|
|
|
ISBN |
9786267671795 |
定价 |
NT299 |
售价 |
RM46.70 |
优惠价 |
RM41.56 *
|
作者 |
岑仲勉
|
出版社 |
複刻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5-03-1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98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唐朝的衰敗不僅是政治崩潰
更是對社會結構、軍事與經濟的深刻反思
讀懂唐朝的滅亡,避免歷史重蹈覆轍
探究唐朝興衰背後真相,警示當代治理
➤唐朝的興盛與衰亡
作者深入分析了唐朝的興衰歷程,從中總結出多個關鍵的歷史教訓。唐朝自建立以來,經歷了數百年的輝煌時期,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還是軍事方面,均處於世界頂尖地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唐朝開始出現衰退的徵兆。書中不僅回顧了唐朝的盛世,也詳細探討了其衰亡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政治與社會結構上的衝突,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滅亡。
➤廟堂動盪:權力的衝突
書中指出唐朝的衰落主要源於廟堂內部的動盪。隨著唐朝的繁榮,中央政權逐漸腐敗,宦官干政的情形在唐朝後期越發嚴重,他們在政治上積極參與控制了朝廷的重要決策,甚至干涉軍事與內政,使得朝廷的有效治理能力大大降低,為後來的藩鎮割據及外族入侵埋下伏筆。
➤藩鎮危機:地方割據導致中央失控
唐朝的衰亡過程中,藩鎮危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隨著中央政府的衰弱,地方軍閥崛起,擁有自己的軍隊,漸漸控制大量資源。書中深入分析了藩鎮如何逐步擴大勢力,挑戰中央政權的權威。特別是安史之亂後,地方割據現象越加嚴重,唐朝無力再度統一各地,最終導致了唐朝的政治分裂。
➤外族入侵:邊疆的動盪與挑戰
除了內部的政治動盪外,外族入侵也是唐朝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唐朝勢力擴展,邊疆地區與外族的矛盾日益加劇,尤其到了中後期,外族勢力不斷崛起,對唐朝的邊疆構成了重大威脅。書中提到吐蕃與回紇等外族的入侵對唐朝造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使得朝廷不得不分散大量資源來應對邊疆問題,導致唐朝的內政更加無力應對。
➤農民起義:民眾反抗與社會不穩
唐朝後期,貧困的農民與腐敗的官僚機構形成了鮮明對比,民間的貧富差距以致不滿情緒積壓,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書中特別提到黃巢之亂,是唐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農民的反抗不僅反映社會矛盾,也揭示了當時政府無法有效解決民生困境,從而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
本書特色
本書分析了唐朝從盛世到衰落的歷程,透過細緻的史實,探討藩鎮危機、外族入侵及農民起義等事件,如何一步步摧毀盛唐的基業,揭示了唐朝衰亡的根本問題。書中回顧了唐朝的歷史,深刻剖析當時的政治決策,為現代社會治理提供警示。全書在學術性與可讀性之間取得良好平衡,對讀者了解歷史、反思現代政治具有重要價值。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廟堂動盪:權力的起伏與挑戰
武則天的政治手腕
進士科的崛起及其弊端
宦官專權與朝政動盪
牛李黨爭對國政的侵蝕
第二章 藩鎮風雲:地方割據與中央危機
安史之亂爆發
藩鎮勢力坐大
第三章 外族侵擾:邊疆的衝突與衝擊
唐朝國勢衰微—從對外政策轉變談起
吐蕃乘勢進犯河隴,攻陷安西、北庭
南詔崛起與唐朝的邊疆危機
安史之亂中的回紇
第四章 民變興起:百姓反抗與社會變革
剝削加劇,百姓困苦不堪
農民階層的壓迫與反抗之路
王仙芝領導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的巨大擴展
輝煌與衰落的交織
結語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岑仲勉(西元1885年~1961年)
名銘恕,字仲勉,原名汝懋,中國歷史學家。著有《隋書求是》、《唐人行第錄》、《隋唐史》、《府兵制度研究》等作品。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