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明日本史:神國、幕府、外交與戰爭,從神話到近代改革,縱觀日本千年變遷
|
|
|
|
|
|
|
|
|
ISBN |
9786264163248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陳恭祿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5-03-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2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綜合中、日、西方研究成果
呈現多元視野下的日本歷史全景
梳理日本歷史全貌,洞察時代興衰
⚑ 概述
本書是一部以簡潔明了的文筆、條理清晰的結構,全面概述日本歷史的著作。全書涵蓋了從古代至近代的日本歷史,分篇詳述了各個重要歷史時期,闡述了日本在地理位置、文化特徵、政治制度及國際關係等多方面的發展脈絡。簡練的敘述與翔實的考據,方便學術參考,成為了解日本歷史的入門佳作。
⚑ 歷史轉折點
全書對日本歷史中的關鍵轉折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如大化改革、武士階層的興起、幕府體制的形成與運作等,從制度變遷到社會結構變革,皆有細緻的梳理。
⚑ 中立視角與多元研究成果
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其學術視野的多元化和觀點的中立性。作者在研究過程中,廣泛參考了中、日以及西方學者的研究成果,並融入不同史學流派的觀點,力求在中立的立場上還原日本歷史真貌。這種不偏不倚的敘述方式,不僅讓讀者能更客觀地理解日本歷史,也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 關注中日關係與文化交流
作為了解日本歷史的一扇窗,本書也提及中日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從日本借鑒中國的唐律、儒學思想和佛教文化,到近代兩國間的外交互動與矛盾,本書對此有詳盡的記述和分析。這種對中日互動的聚焦,不僅豐富了日本歷史的敘述層次,也對兩國歷史關係的研究提供了啟發。
⚑ 史料考據
全書運用了大量史料,從古籍文獻到近代研究成果,均有引用。作者對史料的選擇嚴謹,並結合考古、語言學等跨學科方法,展現了豐富的史實細節。無論是對早期日本民族的起源探討,還是對幕府權力運作的深入剖析,皆以扎實的考證為基礎,力求還原歷史真相。
⚑ 適合廣泛讀者的歷史讀物
本書不僅是一部學術價值突出的史學著作,也因其文字簡練、結構明晰,適合歷史愛好者與普通讀者閱讀。它既提供了系統的歷史知識,也激發了讀者對日本歷史文化的深入思考。
本書特色
本書以簡潔文筆和清晰條理,概述日本自古至近代歷史,涵蓋地理、文化、政治及國家關係等多面向,分篇詳述重要時期和重大事件人物。書中觀點中立,融匯中日西方史學成果,以細緻考據展現歷史脈絡,尤對大化改革、武士崛起與幕府體制的探討頗具深度,是研究日本歷史的重要參考書。 |
|
|
|
|
|
|
|
|
|
|
|
|
|
|
目錄
貝德士推薦序
自序
第一篇 位置與地理
第二篇 佛教輸入前(?至西元五五二年)
第三篇 佛教輸入後(西元五五二至八五七年)
第四篇 藤原氏與平源二氏之盛衰(西元八五七至一一九二年)
第五篇 武人時代(西元一一九二至一六〇六年)
第六篇 耶教在日本(西元一五四九至一六三八年)
第七篇 江戶幕府(西元一六〇六至一六五一年)
第八篇 閉關鎖國,威逼通商(西元一六五一至一八五八年)
第九篇 訂約通商(西元一八五八至一八六七年)
第十篇 幕府滅亡
第十一篇 武士精神
第十二篇 明治改革(西元一八六七至一八六三年)
第十三篇 黨爭及立憲運動(西元一八七三至一八九〇年)
第十四篇 憲法與制度
第十五篇 立憲初期(西元一八九〇至一八九四年)
第十六篇 明治內政之發達(西元一八六七至一八九四年)
第十七篇 明治外交(西元一八六七至一八九四年)
第十八篇 中日戰爭(西元一八九四至一八九五年)
第十九篇 戰後十年之內政外交(西元一八九四至一九〇四年)
第二十篇 日俄之戰(西元一九〇四至一九〇五中午)
第二十一篇 明治末年(西元一九〇五至一九一二年)
第二十二篇 內政之嬗變(西元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五年)
第二十三篇 外交政策(西元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五年)
第二十四篇 結論
附錄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陳恭祿
歷史學家,近代史專家。經大量研究,著述《日本全史》、《印度通史》、《中國近代史》、《中國近百年史》、《中國通史》等書。一生治學嚴謹、求實,致力於歷史教學與研究。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