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一九八四》 ※喬治.歐威爾進化、熟成之作── 比起《動物農莊》的微諷諭,《一九八四》火力強大百倍不止 ※反烏托邦小說,最高代表作 ※沒有這部《一九八四》,就沒有村上春樹的《1Q84》 誰控制了現在,就控制了過去 文明被精心詮釋過 文字被精心揀選過 思想的根基,原來,如許薄弱…… ●《一九八四》,描繪極權國家人民一舉一動、思想言行無不受到監控的精闢之作 ●本小說首創「老大哥正在看著你」、「思想警察」、「戰爭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無知即力量」、「思想犯罪」「無產階級的窮人不算是人」等傳世諷諭語彙 ●《動物農莊》作者喬治.歐威爾,病中堅持書寫、嘔心瀝血最後代表作 ●延續超好評《動物農莊》冷硬派文風譯筆,繼續精準帶領你置身極權主義世界的肅殺情境 各界美譽 ●《一九八四》,一推出即被公認是絕佳巨作,20世紀最傑出領袖、英國首相邱吉爾,當時至少閱讀了2次 ●喬治.歐威爾的老師、《美麗新世界》的作者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讚譽道:「一本至好、至為重要、至為深刻的書!」 ●《一九八四》,受《紐約時報書評》《紐約先驅論壇報》《紐約客雜誌》《星期六文學評論》強力讚譽 ●英國《衛報》、美國《時代雜誌》譽為「古往今來100部最佳英語小說」之一 ●本書受到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讚譽(《幸福的征途》作者) ●本書受到小說家、散文家佛斯特(E. M. Forster)讚譽(《窗外有藍天》《小說面面觀》作者) ●西方國家中學生,必讀、必探討經典之作 《我們》 被查禁長達六十年之久的科幻小說 開創反烏托邦文學,影響《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 完成後即被當局查禁……走私文稿到西方,旋即成為不可動搖的文學珍品…… 【沒有了「我」,只有「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如果擺在人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沒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沒有幸福的自由,人們該怎麼辦? ●未來世界,每個人都只是號碼,沒有名字,綠牆裡面的編號們,住在透明的玻璃屋裡;任何東西都是分配的,甚至性生活也是用登記的,不允許愛情與自由生育。 《美麗新世界》 世界經典小說新譯 二十世紀十大經典小說之一 轟動歐美文壇的「未來世界」小說──《美麗新世界》 是預言還是恐嚇?是推演還是幻想? 西元2532年,人類對未來文明的追求與展望,完全呈現在這個深刻駭人的「美麗新世界」! 在美麗新世界裡「人人都很快樂」。它提供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快樂,我們為了達到這種快樂又得付出何種代價? 一出版便轟動全球,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之一,書中根據當代的科學技術發展所構想中的未來被認為有預言意味,對二十世紀的科幻小說起了深遠的影響。 烏托邦似乎比我們過去以為的更容易實現了。 如今我們發現自己面臨另一個緊張的問題:我們要如何阻止烏托邦成真? ……烏托邦是會存在的。生命傾向組成烏托邦。也許將來會有個新的世紀誕生,那個世紀的知識分子與特權者會想盡辦法消滅烏托邦,讓我們回歸非烏托邦的社會,那個社會雖然沒烏托邦那麼「完美」,但卻較為自由。
《一九八四》 《我們》 《美麗新世界》
作者簡介 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1903~1950) 英國人。集小說家、散文家、新聞記者、社會評論家角色於一身,關心社會底層與廣大人民,被譽為西方世界的良心,在英國質報《泰晤士報》排行「1945年以來最重要的英國作家」中,高居第二名。 原名艾里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1903年出生於印度,父親是印度總督府的基層官員,1903年隨家人回到英國,1917年考取獎學金進入伊頓公學就讀,畢業後加入英國在緬甸的帝國警察,1927年辭去公職,立志成為一名作家。於1928年移居巴黎,但因寫作狀況不順遂,只好開始在英國與歐洲大陸四處流浪打工,他當過洗碗工、教師、書店店員、碼頭工人。 1933年,以「喬治.歐威爾」的筆名發表處女作《倫敦巴黎落難記》。1934年發表第一部小說《緬甸歲月》。1936年,於西班牙內戰期間志願加入西班牙共產黨領導的共和軍,對抗佛朗哥的民族主義軍,在前線待了半年,後因負傷而返回英國療養。1937年,發表以社會下層階級生活為主題的作品《通往威根碼頭之路》。1941~1943年,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義勇軍,並受雇為英國廣播公司(BBC)撰寫有關戰爭的報導。 1945年,發表暗諷史達林背叛蘇聯革命的寓言故事《動物農莊》,本書令他聲名大噪,經濟方面也寬裕不少。1948年發表另一巨作《一九八四》,內容描寫集權主義氾濫盛行的未來社會;寫作期間,健康狀況持續惡化;1950年,書才剛出版七個月,便因肺結核去世於英國。 葉夫根尼.薩米爾欽 (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 Замя́тин,1884~1937) 俄國小說家、劇作家和諷刺作家,他的巨作《我們》(1924)是第一部反烏托邦小說,和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和奧威爾的《1984》並稱反烏托邦的文學三部曲。 1920年完成了《我們》的創作,內容被認為是針對蘇聯極權國家的政治諷刺,因而被當局查禁無法出版。1923年,薩米爾欽安排《我們》的手稿走私到紐約市。 1924年英譯本《我們》在國外出版,薩米爾欽與西方出版商的交易引起蘇聯政府大規模撻伐他。薩米爾欽在俄國被列入黑名單,因在俄國作家生命無望,1931年離開俄國移居巴黎,1937年因心臟病過世。 阿道斯.赫胥黎 (Aldous Huxley, 1894~1963) 英國作家,共寫作了50多部小說、詩歌、哲學著作和遊記,1932年出版的《美麗新世界》是其最著名的作品。赫胥黎對人類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預見力,在書中表現出對當代社會道德、標準和理想的期許與批評,被認為是現代思想的領導者。 譯者簡介 李宗遠 自由文字工作者,和大家一樣默默關注自然、歷史與政治現象。譯有《自然界大變化:大氾濫.大饗宴.大遷徙》《動物農莊》。電郵:flymika@gmail.com 何瑄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碩士。喜愛文字與旅行,現為兼職譯者,著有童書《成語怪探:沒道理的A、B計畫》上下冊、譯有《外套與彼得堡故事:果戈里經典小說新譯》、《托爾斯泰短篇小說選集II》等,另有散文專欄發表於天下雜誌換日線。 王寶翔 專職譯者,科奇幻書迷。譯有《曼谷的發條女孩》、《六號抽水站》、《垂暮戰爭》、「第一法則」系列、《審判者傳奇:鋼鐵心》、《費洛瑞之書:魔法王者》、《親愛的人生》(合譯)、《脆弱的真相》等書。 部落格:blog.yam.com/krantas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