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我喜歡的人,就可以隨便擁抱嗎?
只是開玩笑,可以隨便觸碰或傷害別人的身體嗎?
以生活中有形和無形的界線舉例,
建立孩子「身體自主權」概念。
讓孩子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尊重他人
小俊喜歡同學雅雅,所以開心的抱住她,
但是雅雅卻很生氣,
到底小俊做錯了什麼呢?
人與人之間,有各自的警戒線,
如果隨意的跨越,可能會對彼此造成傷害,
帶孩子建立自我保護觀念,
學會互相尊重。
對於兒童身體自主權的教育,是以「該如何應對」為中心延伸而出,像是大聲喊叫或說出「不要!」、「不行!」,還有教導兒童如何積極反抗。但是,在面對加害者力氣較大或權力較高的情況下,要兒童保護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是在受迫的狀態下。因此,對於沒辦法喊出聲或是無法說出「不要」的孩子們,不應該予以責怪,適時陪伴並安撫孩子的情緒,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
教育的方向並不是教導被害者如何應對,而是「事前預防」才最為重要。努力在日常生活中預防事件的發生,最佳的方法就是訓練孩子平常要直接表達出對於人際關係的感受或是想法,為了讓孩子更能清楚自我表達,可模擬出家庭、幼兒園、托兒所和學校等地方的對話氣氛,在日常情境進行對話訓練,若是孩子面臨了突發狀況,才能有馬上反應並說出狀況與問題的可能性。
「警戒 (boundary)」 雖然是眼睛看不到的,但每個人在身體、語言、情緒等個人領域都應該受到尊重。國家之間有著國界線,路上分為車道和人行道,人與人之間也都有私人的警戒存在,認知屬於自己的警戒,不讓他人輕易越過非常重要,也代表著對彼此的尊重與體諒。
地圖上國家和國家之間有國境線、車道和人行道之間有標線,物品和物品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也都有無形的界線,循序漸建立孩子「身體自主權」認知。
讓孩子了解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的主人,除了自己以外的人要跨越警戒線之前都必須經過自己的同意,自己也要尊重別人的想法,養成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
孩子可以決定自己的物品要不要借給別人使用,當別人想要跨越物品的警戒線時,也可以讓孩子思考、學習分享,營造和諧、友善的人際互動。
當孩子學會注音,也可以試著閱讀本書,從中獲得語言的智慧與成就感。
1.主攻家庭學、商談心理學、社福學,並以家庭學獲得博士學位。
2.目前於女性家庭部的韓國兩性平等教育推廣院擔任教授,身兼女性家庭部、法務部諮詢委員及教育部性暴力預防教育執筆委員。並以首爾市兒童及女性安全地區聯隊執行委員、韓國性暴力危機中心理事、首爾地方警察廳根絕四大惡政策諮詢委員等身分活躍於兒童與女性權利保障機構。
3.以兒童、女性、身障人士等相關之多數作品及研究為主。代表作品有새로 보는 결혼과 가족(重新審視婚姻與家庭)-合著、부모,교사가 알아야 할 아동 성폭력 예방 실천 매뉴얼(父母、老師必須要理解的兒童性暴力預防行動手冊)等。
1.於韓國中央大學研讀韓國畫,並前往英國金士頓大學攻讀繪圖。
2.目前專注於童書繪製,以沉靜、平穩的畫風帶給孩童們溫暖。
3.代表作品有난 꿈이 없는걸(我沒有做夢)、쉿! 갯벌의 비밀을 들려줄게(噓!告訴你濕地的秘密)、가족 바꾸기 깜짝 쇼(替換家人的驚人秀)等繪本。
1.臺北市立大學中語系畢業,大學時期曾至釜山教育大學當交換學生,喜歡寫作與閱讀短文或心靈補給書籍。
2.曾任教科書編輯,目前於首爾就職中。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