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作為一門關於理解和解釋的學科,西方詮釋學在經歷了作為聖經注釋學、羅馬法解釋理論、一般文學批評理論以及人文科學普遍方法論諸形態後,最終於20世紀60年代在德國哲學家伽達默爾那裡發展為哲學詮釋學。哲學詮釋學最鮮明的特徵,就是它所強調的理解與解釋的與時俱進的品格、實踐品格和創造品格,這是一種與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的當今時代相適應的理論品格。 本書是伽達默爾著作集的第10卷,共分為五個部分:回顧中的海德格爾、詮釋學轉向、詮釋學與實踐哲學、哲學的社會地位、哲學的相遇。前四個部分共收錄32篇文章,第五部分敘述了與13位元人物的相遇。其中絕大部分論文乃是伽達默爾晚年,特別是80高齡之後的作品,因此這些論文不僅內容重要,而且也是伽達默爾一生的學術結晶。該卷在伽達默爾著作集中的地位相當重要。
前言 Ⅰ 回顧中的海德格爾 1.回憶海德格爾的開端 2.海德格爾與語言 3.海德格爾與希臘人 4.海德格爾與社會學——布林迪厄和哈貝馬斯 5.詮釋學與存在論差異 6.道路的轉向 7.海德格爾與荷爾德林那裡的思與詩 Ⅱ 詮釋學轉向 8.主體性與交互主體性,主體與個人 9.現象學、詮釋學、形而上學 10.存在與虛無(讓 保羅·薩特) 11.早期浪漫主義、詮釋學、解構主義 12.解構與詮釋學 13.詮釋學尋蹤 14.歷史理性的界限 15.論精神科學中的變遷 16.詮釋學與狄爾泰學派 17.宇宙的歷史與人的歷史性 Ⅲ 詮釋學與實踐哲學 18.兩個世界的公民 19.實踐哲學的理念 20.歷史性與真理 21.理性與實踐哲學 22.歐洲與居住世界 Ⅳ 哲學的社會地位 23.論科學的本源性 24.紀念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300周年誕辰——萊比錫大學節慶演講 25.哲學在當今社會中的地位 26.沒有歷史的世界 27.歷史學與語言 28.論施教者與受教者 29.海德堡大學與現代科學的誕生 30.用語言思維 31.書寫與言說 32.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國哲學 Ⅴ 哲學的相遇 保羅·納托普 馬克斯·舍勒 魯道夫·布林特曼 卡爾·雅斯貝斯 漢斯·利普斯 保羅·弗裡德蘭德 埃裡希·弗蘭克 格哈德·克呂格 卡爾·洛維特 特拉斯波洛斯·喬治亞德斯 弗裡茨·考夫曼 埃米利奧·貝蒂 布魯諾·斯內爾 本書論文版源 人名索引 《伽達默爾著作集》總目錄 譯後記
伽達默爾(1900—2002) 德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哲學詮釋學的創始人。1960年以出版其詮釋學著作《真理與方法》而聞名於世。其詮釋學不僅對西方的哲學發生重大影響,而且由於其獨特觀點和視角,這種影響迅速地波及西方的文學、美學、語言學、歷史學、社會學、法學、藝術、神學甚至自然科學理論,以致在這些學科內形成新的理論構造和方法論,出現了文學詮釋學、歷史詮釋學、法學詮釋學、藝術詮釋學、神學詮釋學以及科學詮釋學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