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767551 |
定价 |
RMB68.00 |
售价 |
RM74.80 |
优惠价 |
RM56.10 * (-25%)
|
作者 |
林被甸,董經勝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4-12-01 |
装订 |
平裝. 無. 326 页. 19.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拉丁美洲,這裡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孕育了以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瑪雅文明充分展現了古代美洲人的智慧,在文字、數學、建築和天文曆法方面成就斐然;阿茲特克人則充分體現了古代美洲人的尚武精神,通過征伐建立起一個軍事強國;而印加人則憑借其傑出的管理才能在安第斯高原創建了南美洲的大帝國。
15世紀以來,隨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歐洲殖民者進入美洲,以及殖民者向美洲輸入黑奴,美洲本土文明獨立發展的進程被打斷,歐洲文明和非洲文明被移植到這片大陸。但是,這三種文明並非平等地融合在一起,強勢的歐洲文明佔據主導地位,弱勢的美洲本土文明和非洲文明在被動地適應歐洲文明的過程中勉強生存下來。在整個殖民時代,經過300多年的衝突與融合,拉丁美洲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混血文明。
19世紀初,拉丁美洲絕大多數地區擺脫了宗主國統治,獨立建國。然而政治的獨立並沒有帶來經濟的繁榮。形成於殖民時期的外向型經濟模式仍然主導着拉美各國,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嚴重依賴於西方,民族工業的發展舉步維艱,直到二戰後才略有起色。但好景不長,拉美各國又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與經濟停滯相伴的是政治的左右搖擺和社會的動蕩:民主政權與威權政權交替出現,許多國家至今仍被這個魔咒困擾;貧富差距懸殊,大規模民眾抗議乃至武力抗爭此起彼伏。這片大陸的未來何在?
本書帶我們回顧了拉丁美洲艱難而又獨特的文明之路,從5000年前文明的曙光在安第斯沿海初現,一直講述到21世紀初的“粉紅浪潮”,以物質生產和經濟生活、社會結構和政治制度,以及宗教文化三個層次來闡述拉丁美洲不同歷史時期的文明特徵,是理解拉丁美洲歷史和現實困局的一把鑰匙。
林被甸,男,浙江象山人,1936年生,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1996—2000年),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1993—1999年)、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副會長。長期在北京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重點研究世界歷史和拉丁美洲史。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著作包括:《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中國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史》《衝突與融合:拉丁美洲文明之路》等。
董經勝,男,山東青州人,1964年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拉丁美洲史、亞非拉近現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著作包括《巴西現代化道路研究》《土地與自由:墨西哥現代化進程中農民動員研究》《瑪雅人的後裔》等。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林被甸,男,浙江象山人,1936年生,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曾任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1996—2000年),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1993—1999年)、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拉丁美洲學會副會長。長期在北京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重點研究世界歷史和拉丁美洲史。曾獲北京市優秀教師稱號,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著作包括:《通向現代世界的500年——哥倫布以來東西半球匯合的世界影響》《中國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史》《衝突與融合:拉丁美洲文明之路》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