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文史通義》是清朝史家章學成的一本著作,道光十二年(1832年)出版,分〈內篇〉五卷,〈外篇〉三卷。在四庫全書中為史部史評類。全書內容廣泛,包括易教、書教、詩教、經解、言公、史德、方志等。「六經皆史」之說是全書重要命題。 章學誠著《文史通義》是因為校讎《漢書•藝文志》,為了要「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認為六經是古代實際政治社會發展的記錄,並不是「載道之書」,這種見解,根本推翻了「守六經以言道」的傳統觀點,給九○年後的國故整理與疑古風氣,提供了理論基礎。「六經皆史」同時還指出,單純的編纂和考證不算是史學,史學得有個人見解才成,所以在史學上便提出編修通史。他以為通史具有「六便」(免重復、均類例、便銓配、平是非、去牴牾、詳鄰事)和「二長」(即具剪裁、主家法)的特點。
出版說明 文史通義 内篇六卷 外篇三卷 文史通義 內篇一 易教上/易教中/易教下/書教上/書教中/書教下/詩教上/詩教下/禮教/經解上/經解中/經解下 文史通義 內篇二 原道上/原道中/原道下/原學上/原學中/原學下/博約上/博約中/博約下/浙東學術/朱陸(書朱陸篇後)/文德/文理/古文公式/古文十弊 文史通義 內篇三 辨似/繁稱/匡謬/質性/黠陋/俗嫌/鍼名/砭異/砭俗 文史通義 內篇四 所見/言公上/言公中/言公下/說林/知難/釋通/申鄭/答客問上/答客問中/答客問下/横通 文史通義 內篇五 史徳/史釋/史注/傳記/習固/土習(原缺)/詩話/書坊刻詩話後/題隨園詩話/婦學(婦學篇書後) 文史通義 內篇六 文集/答問/篇卷/天喻/師說/假年/博雜/同居/感遇/感賦/雜說 文史通義 外篇一 立言有本/述學駁文/淮南子洪保辨/論文辨偽/與孫淵如觀察論學十規/史學例議上/史學例議下/史篇別錄例議 文史通義 外篇二 三史同姓名錄序/史姓韻編序/藉書園書目序/爲謝司馬撰楚辭章句序/唐書糾謬書後/皇甫持正文集書後/李義山文集書後/韓柳二先生年譜書後/書貫道堂文集後/書孫淵如觀察原性篇後/書郎通議墓誌後/朱先生墓誌書後/說文字原課本書後/鄭學齋記書後/讀史通/駁孫何碑解/駁張符驤論文/評沈梅村古文/評周永清書其婦孫孺人事/墓銘辨例/通說為邱君題南 樂官舍 文史通義 外篇三 報黃大俞先生/報謝文學/論文上弇山尚書/與吳胥石簡/為畢制軍與錢辛楣宮詹論續鑑書/上朱大司馬論文/答邵二雲/與邵二雲論學/與邵二雲/與邵二雲論文/與邵二雲論修宋史書/與邵二雲論文書/與邵二雲論學/與邵二雲書/答邵二雲書/與史餘村/又與史餘村/與史餘村/與史餘村簡/又與朱少白論文/又與朱少白/與汪龍莊書/與胡雒君/與胡雒君論文/與朱滄湄中翰論學書/答沈楓墀論學/與陳鑑亭論學/答陳鑑亭/報孫淵如書/與周永清論文/又與永清論文/答周永清辨論文法/答周筤谷論課蒙書/再答周筤谷論課蒙書/與喬遷安明府論初學課業三簡/與林秀才/與劉寶七昆弟論家傳書/答某友請碑誌書/又與正甫論文/與族孫守一論史表/答大兒貽選問/家書一/ 家書二/家書三/家書四/家書五/家書六/家書七/雜說上/雜說中/雜說下 方志略例三卷 方志略例 一 方志辨體/地志統部(附洪君書)/方志立三書議/州縣請立志科議/和州志志隅自敘/和州志皇言紀序例/和州志官師表序例/和州志選舉表序例/和州志氏族表序例/和州志輿地圖序例/和州志田賦書序例/和州志政略序例/和州志列傳總論/和州志闕訪列傳序例/和州志前志列傳序例/和州文徵敍錄 方志略例 二 永清縣志皇言紀序例/永清縣志恩澤紀序例/永清縣志職官表序例/永清縣志選舉表序例/永清縣志士族表序例/永清縣志輿地圖序例/永清縣志建置圖序例/永清縣志水道圖序例/永清縣志六書例議/永清縣志政略序例/永清縣志列傳序例/永清縣志列女列傳序例/永清縣志闕訪列傳序例/永清縣志前列傳序例/永清縣志文徵敍例/毫州志人物表例議上/毫州志人物表例議中/毫州志人物表例議下/毫州志掌故例議上/毫州志掌故例議中/毫州志掌故例議下 方志略例 三 答甄秀才論修志第一書/答甄秀才論修志第二書/與甄秀才論文選義例書/駁文選義例書再答/修志十議/天門縣志藝文考序(藝文論附)/天門縣志五行考序/天門縣志學校考序/與石首王明府論志例/記與戴東原論修志/報廣濟黃大尹論修志書/覆崔荊州書/為張吉甫司馬撰大名縣志序/為畢秋帆制府撰常德府志序/為畢秋帆制府撰荆州府志序/為畢秋帆制府撰石首縣志序/為畢秋帆制府撰湖北通志序/與陳觀民工部論史學/跋湖北通志檢存稿/湖北通志凡例/湖北通志族望表敍例/湖北通志人物表敍例/湖北通志府縣考敍例/湖北通志政略敍例/湖北通志序傳/湖北掌故敍例/湖北文徵敍例/書武功志後/書朝邑志後/書吳郡志後/書姑蘇志後/書灤志後/書靈壽縣志後/姑孰備考書後 校讐通義 內篇三 外篇一卷 校讐通義敘 校讐通義 內篇一 原道第一/宗劉第二/互著第三/別裁第四/辨嫌名第五/補鄭第六/校讐 條理第七/著錄殘逸第八/藏書第九 校讐通義 內篇二 補校漢藝文志第十/鄭樵誤校漢志第十一/焦竑誤校漢志第十二・ 校讐通義 内篇三 漢志六藝第十三/漢志諸子第十四/漢志詩賦第十五/漢志兵書第十六/漢志數術第十七/漢志方技第十八 校讐通義 外篇 吳澄野太史歷代詩鈔商語/代擬續通典禮典目錄序/天玉經解義序/陳東浦方伯詩序/元次山集書後/唐劉蜕集書後/王右丞集書後/朱崇沐校刊韓文考異書後/東雅堂校刊韓文書後/葛板韓文書後/朱子韓文考異原本書後/韓詩編年箋注書後/韓文五百家注書後/讀道古堂文集/讀北史儒林傳隨劄/論修史籍考要略/史考釋例/史籍考總目/史考摘錄/和州志藝文書例議/與邵二雲書/與胡雒君論校胡穉威集二簡/高郵沈氏家譜敘例/與馮秋山論修譜書/ 宜興陳氏宗譜書後 附錄 文史通義跋六首/湖北通志稿跋二首/嘉業堂章氏遺書序三首/記鈔本章氏遺書(錢穆)/文林郎國子監典籍會稽實齋章公傳(譚廷獻)
作者簡介 章學誠(1738年-1801年) 清代史學家、思想家。字實齋,號少巖,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學誠幼資椎魯,體弱多病,日僅誦百餘言,好深思,隆冬盛夏讀書常至午夜不倦。十四歲,隨父至湖北,二十歲以後學業大進,好讀史部之書。然而科舉不順,曾七應鄉試,乾隆三十年,第三次鄉試落榜,拜翰林院編修朱筠為師,朱筠告以「科舉非君所長,不能學亦不足學」,筠藏書甚豐,得以縱覽群籍。又得與邵晉涵、周永年、任大椿、洪亮吉、汪輝祖、黃景仁等交遊。乾隆三十九年第六次應浙江鄉試落第。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永清縣誌》,是年秋天鄉試中舉,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進士。乾隆四十六年,至河南謀事,歸途遇盜,攜帶所撰文稿蕩然無存,日後寫作必存副稿。曾官國子監典籍,主講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歸德文正等書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經周震榮介紹,入湖廣總督畢沅幕府,協助編纂《續資治通鑑》等書,畢沅待之甚厚。五十五年,畢沅再邀為《湖北通志》總纂。嘉慶五年(1800年),貧病交迫,雙目失明。次年十一月卒。葬山陰芳塢。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