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歷史學者蒲慕州先生的訪談錄。蒲慕州,1952年生,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後赴美國布朗大學埃及學研究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近東研究所攻讀埃及學碩士、博士。研究領域是古代埃及史、中國古代宗教社會史以及比較古代史。 筆錄者李華透過四次訪談,圍繞蒲先生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四個方向——埃及史、宗教研究、古代文明比較以及日常生活史,將蒲先生談及自己棄理從文的學術歷程、做跨界及比較研究的心得、以及其對學術的反思,整理成書。 臺大被稱為杜鵑花城,每年三四月,杜鵑盛開,本書封面正描繪了臺大文學院春暖花開的景色。書名「春城無處不飛花」,選自詩人韓翃〈寒食〉中的詩句,透露出蒲先生身上一種與學術、邏輯並行而來的詩意。
緣起 xi 序 xiv 第一講 巧合——研究一個看似已經「消失」的文化 001 1 棄理從文,從頭開始 002 2 埃及學的起點 007 3 學習多種語言 011 4 博士論文:古埃及祭酒文 015 5 古埃及文明:一棵循環的樹 019 第二講 跨界——歷史學家用考古材料談宗教 023 1 墓葬數據庫與漢代生死觀 024 2 《追尋一己之福》的儒家語境 029 3 儒家作為一種宗教 032 4 宗教思想與宗教生活 034 5 「鬼」是一種文化產物 038 6 不掛「文化解釋」的招牌 041 7 談宗教:兩種不同的角度 045 8 歷史學家用考古材料 046 第三講 比較——用同一個議題看不同文明 051 1 文化自覺:為抵抗某種秩序而得出的說法 052 2 個人問題大於國族想像 056 3 哥哥支持我換跑道 058 4 不做傳統的埃及學研究 061 5 跨文化比較的源頭 063 6 人類社會的共通性:古代文化比較的基礎 065 7 用一個議題,做一場實驗 067 8 哲學家與一般人的「幸福」 072 9 如何找到比較的「標準」 078 10 比較研究的最大局限 080 11 做有意思的比較研究 083 12 最費心力的作品 085 第四講 通俗——重新解釋日常生活以開啟歷史之門 089 1 有關精英文化的成就 090 2 從學術到通俗的轉換 095 3 不寫考題導向的教科書 097 4 有關非中國文明研究 100 5 日常生活與大框架 103 6 生活史的價值 108 7 歷史知識產生之道 110 8 英雄故事與日常歷史 114 9 日常史與政治思潮 117 餘論——選擇、邏輯與詩意 119 1 春城無處不飛花 120 2 流水日常 124 3 人生的其他可能性 133 4 人文研究最終目標 145 後記 151 附錄 159 先秦兩漢的尊古思維與政治權威 160
作者簡介 蒲慕州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退休)。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埃及學博士。專長是古代埃及史、中國古代宗教社會史以及比較古代史。曾在中研院及美國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葛林耐學院等地工作教學。是少數能夠同時從事埃及學及漢學研究的學者,近來亦致力於比較古代史的研究。專書有《漢唐的巫蠱與集體心態》、《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尼羅河畔的文采:古埃及作品選》、《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法老的國度》、Wine and Wine Offering in the Religion of Ancient Egypt、Enemies of Civilization: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ers in Ancient Mesopotamia, Egypt and China、Daily Life in Ancient China、Ghosts and Religious Life in Early China等。 李華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興趣為新文化史、古代物質文化、人文歷史通識寫作,著有《歸葬:三至六世紀士族個體安頓與家國想像》,譯作《劍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220–589)》(中譯本,第六、十八章),有學術論文見於《漢學研究》等刊物,人文通識專欄「魏晉的鬼影怪談」見於網絡。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