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的沒落(下)世界歷史的透視【書衣收藏版】
|
|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
|
|
|
|
|
|
|
|
ISBN |
9786267510193 |
定价 |
NT680 |
售价 |
RM106.30 |
优惠价 |
RM94.61 *
|
作者 |
史賓格勒
|
译者 |
陳曉林 |
出版社 |
風雲時代
|
出版日期 |
2024-12-2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40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1.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世局洽正完全印證了西方的沒落
※人類史上「第九種文明」,真有煥綻開的可能嗎?曾經盛況空前的馬雅文化為何會一夕消失?美國紐約可謂是現在世界的中心,史賓格勒竟早已預言?超級工業與科技發展代表了現代西方文明的偉大成就,但史賓格勒卻說工業與科技已無法挽回西方文明趨於沒落的命運,這是為什麼?
※《西方的沒落》被很多人稱為是一部未來之書,史賓格勒也因此書被稱為是「西方歷史的先知」,即因史賓格勒以其獨特的視角與細膩的觀察,將世界歷史分成八個時期,對世界各大文化進行了比較研究,他指出各大文化自有不同的象徵、風格與特徵,標示出各大文化有其共同的命運、歷程與階段。
※他大膽預言「西方文化最終會走向沒落」的說法,對現代西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放眼當今世界局勢,似乎也的確印證了他的預測!更證明了他的先知灼見!
※書中另附64頁精美圖片,配上完整圖說,以幫助讀者閱讀本書!
從歷史的進程看西方的沒落
從歷史的借鏡看東方的崛起
一部真知灼見的人類文明啟示錄
一部發人深省的西方沒落預言書
歷經工業革命、文藝復興等重大事件,
積蓄了豐厚人文藝術根基的西方文化,
為何會不可避免走上趨於沒落的命運?
曾經被視為是歷史奇蹟的四大古文明,
究竟是經歷了什麼異變以致不再輝煌?
如今還碩果僅存發光發熱的又是哪個?
隨著西方沒落、東方的熱度再度上升,
人類應該如何抱持未來的前景與希望?
《西方的沒落》是史賓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書分為兩卷,第一卷於1918年出版,第二卷以《世界史的視角》為名發表於1923年。在《西方的沒落》中,史賓格勒以生物生長過程的觀念進行歷史研究,把世界歷史分成八個完全發展的時期,考察各個時期的不同現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產生、發展、衰亡及毀滅的過程。在書中,他反對將人類歷史看作總是不斷進步的直線型敘述,認為文化是一個有機體,文明在經歷新生、發展、繁榮之後,最終必會走向衰亡,而西方文明已經越過了它的頂點,正處於衰落之中。本書出版之後,立即成為歐美的暢銷書,討論度至今不衰,更影響了後世的一些歷史學家,如《歷史研究》的作者湯恩比等。
※【書中金句】
★世事的邏輯,今日所能容我們擁有的唯一道德,就是「強者的道德」。
★我們目前的時代,和羅馬的格拉契掌政時代(ega nahccarg)一樣,有兩種最致命的理想主義存在,其一,是復古的思想(reactionary),其二,便是民主的幻象;前者認為歷史可以逆轉,而後者則相信歷史有確定目的(teleology)。
★科學與宗教有異曲同工之妙,惟在所取的態度方面,則又背道而馳。
★托爾斯泰是先前的俄羅斯,托斯妥也夫斯基卻是未來的俄羅斯。
★我們經由此等另外的生命歷程,正學著去瞭解我們自己,瞭解我們是什麼、必定成為什麼、以及將會成為什麼。
★美國在一八六一──一八六五年間南北內戰時,紐約的崛起至世界都會的地位,也許可證明是十九世紀中,最具深長意味的事件!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二部 《世界歷史的透視》
第十一章 始源與風景──自然宇宙與內在宇宙
第十二章 始源與民族──高級文化組群
第十三章 城市與民族
第十四章 阿拉伯文化的問題之一──歷史的偽形
第十五章 阿拉伯文化的問題之二──馬日的靈魂
第十六章 阿拉伯文化的問題之三──畢達哥拉斯、穆罕默德、克倫威爾
第十七章 國家──階級的問題
第十八章 國家與歷史
第十九章 政治哲學
第二十章 經濟生命的形式世界──金錢
第二十一章 經濟生命的形式世界──機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
德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和歷史哲學家。他出生於德國北部布蘭肯堡的一個中產家庭。後因父親工作調動的緣故,舉家搬到德國中東部的哈勒,史賓格勒也在哈勒接受中學教育,並於哈雷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成為一名中學教師。青年時期的他除了研究歷史和藝術之外,他還對數學和博物學有濃厚的興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因健康原因未能被徵召入伍,在這期間,他隱居在慕尼克,完成了《西方的沒落》一書。此書的出版給史賓格勒帶來了巨大的聲譽,許多大學紛紛邀請他執掌教席,可都被他拒絕,此後他一直過著一種近乎於隱居的生活,以歷史研究和政論寫作自適。史賓格勒一生寫下大量著作,除了《西方的沒落》外,另有《普魯士人民和社會主義》、《悲觀主義》、《德國青年的政治義務》、《德國的重建》、《人和技術》等。《西方的沒落》則是史賓格勒最為代表性的著作,被譽為「西方文化的歷史博物館」。
譯者簡介
陳曉林
陝西人。台灣大學工學院畢業,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專研思想史,關懷人文理性與人性價值,以至在熱門的理工科畢業後,轉向文學、歷史與哲學。曾在台灣大學、中央大學、東吳大學的哲學系任教,主授歷史哲學及中西哲學比較研究。他的文章,被文壇評為文字雄健恣縱,思路深湛明爽,筆鋒常帶感情,曾獲國家文藝獎散文首獎、真善美傳播獎台灣地區特別貢獻獎。先後主編時報〈人間副刊〉、工商時報副刊及〈聯合月刊〉,並任報社主筆。近年致力於政治評論及學術研究,但仍不時發表光焰灼目的散文作品。著有《青青子衿》、《壯歲旌旗》、《吟罷江山》、《劍氣蕭心》、《浪莽少年行》、《輕生一劍知》等多種,譯有《西方的沒落》、《歷史研究》、《自由四論》、《正義理論》,均為當代思想經典名著。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