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福爾摩沙與台灣 (Is Formosa or Taiwan?) 地名的緣由 更多史料上的舊稱 第一章 史前的族群與文化 (Ethnic Groups & Cultures during Prehistoric Times) 族群的遷徙與融合 第二章 島嶼上的先住民 (Formosan Aboriginal Peoples) 海洋國家與商業民族的原點 〈番俗六考〉 〈番社采風圖〉:出草、牽手與採摘 《台灣蕃人事情》 第三章 海獠的天堂島 (A Paradise Island of Pirates) 從李旦到鄭芝龍 澎湖群島:福爾摩沙的前哨 第四章 風起雲湧的十七世紀 (The 17th century : A Rising Storm Age) 日荷之於福爾摩沙的競逐:濱田彌兵衛事件 西班牙對福爾摩沙的野望 荷蘭管下的福爾摩沙 薙髮結辮的攻防:國姓爺的堅持 東寧王國的獨立自尊 第五章 「滿大人」管下的遺世之島 (An Islet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Mandarin) 從禁海封山到開山撫番 土地拓墾與族群競合 動盪不安的移民社會 夾縫中求生存的先住民 消失中的平埔族 耶和華的選民:近代文明文化的蒙福者 對口貿易到國際貿易 鴉片戰爭與台灣 清英《南京條約》對台灣的影響 《天津條約》與台灣開港 近代文明的啟蒙 美國社會的台灣認識 亞羅號事件引發美方人士的台灣關注 伯嘉醫師與受挫的佔領計畫 琉球民漂難事件:再次凸顯台灣在東亞海域的重要性 羅發號事件的啟示 牡丹社事件 國際社會的台灣意象 李仙得的台灣備忘錄 牡丹社事件的經緯 先住民的答辯 牡丹社事件的終結 第六章 另一個世界矚目的事件:清法戰爭 (The Sino-French War in the limelight) 「走西仔反」與封鎖北台灣 滬尾之役與「體貼艱苦人」的孤拔 宣教士馬偕的堅持 台灣的獨立建省 第七章 「台灣民主國」與乙未之役 (“Formosan Republic”& the Riot in 1895) 「民主國」的發想 澎湖與台灣海峽的公海化 基隆戰役與丹麥籍通信員韓生 迎日軍進台北城:辜顯榮、陳法與達飛聲 美籍記者達飛聲的見證 被遺忘的連結點:蘇樹森與陳春光 民主國總統的脫走:唐景崧與劉永福 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 民主國總統接班人劉永福 民眾的隱憂:安民局vs.義民局 對台告諭vs.偽「日本條例」 三度掃討北台灣 乙未之役的終結 第八章 台灣社會的文明開化 (The Civilizing Process in Formosan Society) 台灣社會文明開化的啟蒙:基督教長老教會 近代國家社會體制的建構 法治觀念的建立 從「六三法」、「三一法」到「法三號」 經營策略的確立 戶口普查作業 基礎工程建設 產業經濟建設 電力動能的整備 金融環境的建置 實業人才的培育 基礎教育的建置 女性形象的改造 反日抗爭型態的轉變:從體制外到體制內 「理蕃政策」的轉型 台灣社會的覺醒 蔡惠如與「新民會」 蔣渭水與「台灣文化協會」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文協的左右路線之爭 一個插曲:霧社事件 台灣農民組合 台灣民眾黨:本土政黨的肇始 台灣共產黨:「台灣民族」的催生者 台灣工友總聯盟:台灣勞工團體的源起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地方選舉的推手 地方行政改制與地方選舉 社會運動走向沉寂化 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 皇民鍊成時代的來臨 職域奉公的體現:皇民奉公會 無銃戰士的臣道實踐 公債消化與儲蓄報國運動 生活體制的革新 特別志願兵制度 第九章 當「近代」遇上了「前近代」 (The Shock between Mordern & Pre-Mordern Concepts) 二二八的衝擊:我本將心托明月…… 實施「清鄉」:翦除輿論領袖 中華民國政府撤遷來台 戰後土地改革三步驟 動員戡亂時期的特務政治 五○年代民主意識的胎動 第十章 對外關係的考驗 (The Crisis of External Relations) 「台灣中立化聲明」 《舊金山和約》與台灣地位未定論 海外對台灣歸屬問題之見解 美蘇冷戰時期的台灣 金門砲戰的經緯 「反共抗俄」年代的國民外交 以「反共抗俄」為號召的國際聯盟策略 海外華人反共組織的成立 以友好親善為名的政府外圍團體 于斌與天主教外交 國民外交的多元觸角 民間企業的海外經貿交流 亞洲華商國際貿易會議 農技援外交流的試行 國際選美活動的參與 第十一章 美援與戰後台灣的社會經濟 (Aid of USA & Social Economy at Post-war Period on Formosa) 國際分工的重要據點 產業結構的轉型 經濟發展的風險與代價 第十二章 「中國」代表權爭議 (A Dispute of “China” Definition) 彭明敏與〈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 彈性外交的年代 以國民外交爭取國際空間 「中國國民外交協會」的改組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亞東關係協會 與產油國家的經技合作 體育外交: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 教會外交:中國天主教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第十三章 民主化的進程 (A Democratization Proceeding) 黨外的集結與美麗島事件 風起雲湧的一九八○年代 五二○農民運動 鄭南榕自焚事件 台灣人主體意識的重構 憲政改革的歷程 總統民選初體驗 廢省、凍省或精省?! 憲政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 結語 平凡中的不凡 (Out of the Ordinary as Ordinary) 產業的轉型與研發 以民間活力迎接未來 企業界的主動出擊 增進跨業交流與提供社會服務的國際性社團 政府的國際援外與人道救助 務實外交的源流 後記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