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可以不帶偏見地活著。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里斯和艾略特·阿倫森基於多年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在本書中聯袂揭示傲慢與偏見的運轉規律及其危害,並提供克服的方法。
為什麽承認“我犯了一個錯誤”這麽難?在這本極具洞察力的社會心理學著作中,作者深入家庭、醫療、學術、商業、司法、政治、沖突和戰爭等社會和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人們如何為自己的失誤、有害行為或錯誤決定進行自我辯護,由此消解動搖自身價值感的認知失調,為自己免除責任。我們總是在不自覺地編造謊言,以迎合聰明、品德高尚、不會犯錯的自我認知,而這一頑固的認知往往讓我們走上愚蠢、違背良知、錯誤的道路。
自我辯護會加劇偏見,扭曲記憶,讓我們在錯誤的信念里越陷越深。它會將專家的職業自信轉變為傲慢,持續制造不公現象;會讓愛情扭曲變形,加深伴侶間的嫌隙和仇怨;會讓醫生無法改變過時的態度和做法,做出錯誤的臨床判斷。
我們如果拒絕承認錯誤,又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呢?十幾年來,作者不斷更新和完善認知失調方面的研究。最新版不僅針對美國近年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深入的剖析,有助於我們進一步認清現象背後的社會心理機制,更在增補的“自我寬恕”部分,深入探討了我們如何面對認知失調,鼓勵我們別怕犯錯,勇敢走出自我辯護的閉環,人們在盲目的自我辯護和無情的自我鞭撻之間,找到一條值得努力探索的中間道路,最終原諒自己。
編輯推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聯手打造社會心理學經典,全新編譯修訂重版出來
本書上一版《錯不在我》於2014年出版,已斷售多年。2020年,兩位作者對本書做了全新修訂,不僅增補了大量新近案例和議題,也對觀點進行了完善。修訂版采用全新譯本,經過精心審校和包裝設計,讓這部社會心理學經典之作得以在十年後以全新面貌重版出來。在全新修訂版出版之際,我們力邀王崇穎等國內心理學、社會學專家背書,為媒體與大眾普及社會心理學相關知識。
※精彩揭示自欺欺人的社會心理學原理,看穿趨利避害的心理防御機制
面對自己的愚蠢看法、糟糕決策和傷害行為,即使證據確鑿,人們也往往會不自覺地為自己展開辯護,而不願承認自己犯了錯。兩位心理學家基於多年的實驗、觀察和研究,分析並總結了這一普遍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原理,揭示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防御機制,解讀自我辯護的本質、運作方式和有害後果,從而帶領我們認清自己是如何巧妙地蒙蔽自己的雙眼的。
※消解認知失調,突破固化思維,優化個人決策的啟發性經典
自我辯護的慣性無所不在,支配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小到日常用品的購買,大到職業規劃的選擇,我們下意識地都會打心底里相信,自己已經盡力做出了最好的決策,因而拒斥一切與之相悖的確鑿論據。兩位心理學家通過精彩的分析和“自我揭露”,幫助讀者卸下心防,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消解認知失調,突破固化思維,改掉“先入為主”的思考習慣,從而優化個人決策。
※與自己和解,與他人和解,改善人際關系的起點之書
自我辯護遍及我們身處的每一段人際關系之中:親密關系,婚姻關系,親子關系,職場關系等。父母不願向孩子認錯、男性不願向女性認錯、領導不願向下屬認錯,自我辯護的心理機制也反映了不同權力關系的構成,而情感、道德或金錢層面的風險越高,我們就越難坦承錯誤。兩位作者在本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人際關系的矛盾往往是雙方自我辯護的慣性在作怪,進而引導我們意識到自身存在的認知失調,勇敢走出自我辯護的閉環,打破自說自話的無效溝通循環,實現人際關系的改善。此外,本次最新修訂版還在第八章中增補了此前版本中未涉及的“自我寬恕”部分,盡管我們需要認識並意識到自我辯護的危害,但無須過分苛責自己,鼓勵我們在盲目的自我辯護和無情的自我鞭撻之間,找到一條值得努力探索的中間道路,最終原諒自己。
※透視美國司法不公、民主失序的社會熱點問題
最新修訂版中,兩位作者增補了第九章,以川普現象為索引,從社會心理學層面探討美國社會存在的司法不公、民主失序等問題的來源,由此我們可以窺見,為了對政黨忠誠,選擇支持危險的政黨領袖時,人們會產生哪些認知失調與自我辯護,以及認知失調如何催生了這些現象和問題。在如火如荼的美國大選年,這本書可以作為一面鏡子,讓我們更清晰、更透徹地理解美國存在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