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76050899 |
定价 |
RMB89.80 |
售价 |
RM98.80 |
优惠价 |
RM69.16 * (-30%)
|
作者 |
陳其泰
|
出版社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4-09-01 |
装订 |
精裝. 無. 298 页. 26.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4.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通過十五講的專題形式,闡釋司馬遷的多維歷史視野和《史記》五體結構的實質內涵,揭示歷史編纂演進背後的深刻規律。總結《史記》在撰寫人物傳記方面的主要成就,凸顯司馬遷“人創造歷史”這一觀念的寶貴價值。深入著作內裡,體悟司馬遷的良苦用心,發現《史記》的結構和敘事之美。堅持歷史主義態度,以縱橫結合的開闊視野,分析《史記》的形成、思想性及其時代影響。首次在學術界提出《史記》對鍛造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非凡貢獻。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傳統歷史編纂學的楷模:《史記》的產生
一、《史記》產生的時代條件
二、司馬遷的家學淵源和發憤著成《史記》
第二講 司馬遷的價值觀與儒學
一、繼“春秋”和確立孔子在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全書以儒家學說為主要價值標準
三、司馬遷與董仲舒尊儒之異同
第三講 司馬遷的多維歷史視野
一、多維歷史視野:深刻的哲理思考
二、從“以事系年”到“通古今之變”
三、以人物為中心;展現歷史創造的主體
四、典章制度和社會情狀視角
第四講 《史記》編纂體例、結構的匠心運用
一、五體配合的傑出創造和十表的功用
二、列傳的精心設置和靈活安排
三、史料剪裁和篇章組織匠心運用的極致
第五講 本紀:著史之綱領時代之投影
一、“包舉大端”:著史之綱領
二、記載政治成敗得失與刻畫人物形象的交響
三、“大一統”政治體制的投影
第六講 世家:“應另換一副眼光讀之”
一、二體相兼,經緯交織:“世家”歷史敘事的基本範式
二、《孔子世家》《陳涉世家》:史識卓異的出色篇章
三、漢初社稷重臣的群像
第七講 “八書”的歷史編纂首創性價值
一、從“禮樂損益,律曆改易”看貫穿“八書”的非史識
二、探討“天人關係”的重大時代課題
三、開創水利史經濟史先河關注民生和社會盛衰
第八講 成功刻畫特定歷史環境中的人物形象
一、伍子胥的韜略與楚、吳、越三國盛衰
二、抗擊強秦急人之難
三、為秦統一六國建功的勇將
四、漢初“引義慷慨”的卓犖之士
第九講 為平民階層出身的人物立傳
一、魯仲連義不帝秦
二、漢初布衣將相風采
三、平民視角下的醫者、遊俠、日者、滑稽人物
四、贊“布衣匹夫之人,取與以時而息財富”
第十講 記載人物與展現民族智慧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智者
二、漢初奇謀之士
三、兵家“出奇無窮”
四、表彰從困厄中奮起的人物
第十一講 歷史敘事的永久魅力
一、在劇烈衝突中表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二、場面·語言·細節
三、對比手法和互見法
第十二講 “畫龍點睛”:議論的靈活運用
一、深化歷史主題總結成敗得失
二、直面社會問題抒發人生感慨
三、發表議論靈活多樣的形式
第十三講 貫穿《史記》全書的非凡史識
一、對歷史發展趨勢的卓識
二、記載全中國各民族共同的歷史
三、擁抱全民族文化的寬闊胸懷
第十四講 《史記》傑出成就的深遠影響
一、“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
二、近世以來所顯示的非凡生命力
三、才氣充溢、章法純熟的文章典範
第十五講 《史記》對鍛造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非凡貢獻
一、弘揚傳統疏通知遠
二、革新創造窮變通久
三、加強統一凝聚團結
四、熱愛和平反抗壓迫
五、包容共輝和諧有序
參考文獻
致謝 |
|
|
|
|
|
|
|
|
|
|
|
|
|
|
陳其泰,廣東豐順人,1939年出生。196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著作有:《陳其泰史學萃編》(全9卷,即出)、《中國史學史·近代卷》、《從文化視角研究史學》、《歷史學新視野——展現民族文化非凡創造力》。主編《20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及《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分獲北京市第九屆、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等獎。發表論文、文章約300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