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生的兄弟: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史初探(1949-1965)
|
|
|
|
|
|
|
|
|
ISBN |
9789624593570 |
定价 |
NT580 |
售价 |
RM90.60 |
优惠价 |
RM80.63 *
|
作者 |
葛君
|
出版社 |
開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4-11-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50 页. 24.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中國和民主德國的關係從何時才真正可以算是步入「蜜月」期?
民主德國為何在中印邊界衝突問題上不支持中國?
所謂的「一個大家庭內的平等」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平等」?
面對民主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反華浪潮,中國是如何應對的?
中國與民主德國在20世纪60年代決裂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本書試圖梳理1949—1965年間中國與民主德國關係的主要發展線索,提出並分析這一時期兩國關係發展過程中的特點,最後將其視為研究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關係的一個個案,嘗試對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結構作一番理論性的思考。 |
|
|
|
|
|
|
|
|
|
|
|
|
|
|
目錄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
第二節 研究的對象、現狀及史料
第三節 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初識:友好關係的建立(1949—1955)
第一節 1951年度貿易協定的簽訂及其後果
第二節 “東柏林事件”與中國對民主德國的援助
第三節 承認“兩個德國”與《中德友好合作條約》
第四節 小結
第二章 熟絡:親密同盟的形成(1956—1958)
第一節 蘇共二十大後中德兩黨的應對與交流
第二節 “北京—潘科夫軸心”的形成?
第三節 中德在外交戰略上的互相助力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衝突:意見分歧的浮現(1959—1960)
第一節 1959年中德關係的成果與隱憂
第二節 民主德國在中印邊界衝突上的立場演變
第三節 中德意識形態分歧與矛盾的公開化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交惡:兄弟之間的決裂(1961—1965)
第一節 修建柏林牆背景下的中德關係
第二節 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反華與中共的應對
第三節 搖擺於“鬥爭”與“緩和”間的中德關係
第四節 小結
第五章 結論: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結構的再思考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葛君
上海人,2004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進入本科基地班學習。2008年免試直升本系世界史專業研究生(碩博連讀)。2012~2013年於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學。2015年取得冷戰國際史專業歷史學博士學位後,進入歷史學系任教。現任歷史學系、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參與承擔20世紀世界史、冷戰國際史以及德國史相關的教學工作。在《德國研究》《中共黨史研究》《史林》等學術期刊發表研究論文若干.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