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一部全面梳理和詳細記載漢匈戰爭歷史的著作。書中結合大量的史料著述,不僅備述了漢族人民與匈奴民族自遠古時代至東漢時期長達數千年的交戰始末,還記錄了戰爭之後中原歷代王朝與鮮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全貌,以便讀者瞭解漢匈戰爭對人類命運的變化和發展產生的無與倫比的深遠影響。
導論 一、中國五千年的北方邊患 二、匈奴的來歷和名稱之變換 三、歷史視野中的漢匈戰爭及其重大歷史意義 第一章 漢匈戰爭前史 一、炎黃之戰和北逐匈奴 二、夏朝受迫遷都和夏桀之子逃奔匈奴 三、商朝遷都和艱苦的抗匈戰爭 四、西周祖先和歷代君主飽受欺淩 五、西周終因匈奴而亡 六、東周的困境和秦趙燕防匈修長城 七、秦國稱霸西戎和重創匈奴 八、趙武靈王和名將李牧,最早的抗匈英雄 九、秦始皇大勝匈奴,秦朝竟也因匈奴而亡 十、匈奴在秦漢之交發展為東方最強之國 第二章 漢匈戰爭上部 一、西漢開國皇帝和皇后受辱與忍耐 二、文景之治和周亞夫屯軍細柳 三、大漠風煙:漢武帝發動漢匈生死搏殺 四、大將軍衛青:偉大品格和輝煌戰績 五、驃騎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六、李廣和李陵:一代名將,雖敗猶榮 七、張騫和蘇武:漢朝使者的曲折命運和偉大功績 八、第二戰場:李廣利奪汗血馬、巫蠱之禍和漢武反省 九、宣帝中興和西域戰場的輝煌勝利 十、昭君出塞和王莽亂政 第三章 漢匈戰爭下部 一、兩漢之交的漢匈軍事形勢 二、東漢初年光武帝對匈之策略 三、匈奴分裂和南匈奴南附 四、漢明帝時期對北匈奴之戰 五、漢章帝時期對北匈奴之戰 六、再拓西域:英雄班超的傑出貢獻 七、最後決戰:北匈奴徹底失敗和西遁 八、前赴後繼:班勇經營西域的重大建樹 九、曹操執政:南匈奴國家政權消亡 十、文姬歸漢:漢匈戰爭的嫋嫋餘音 第四章 漢匈戰爭後史 一、北匈奴倉皇西遁,橫掃亞、歐,立國印度和歐洲及西羅馬帝國之亡 二、南匈奴在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的表現 三、匈奴搖身一變,改投漢族、鮮卑、突厥諸族 四、鮮卑于東漢、西晉時的連年南侵 五、鮮卑在北朝時的興起和建國北魏與北周 六、突厥在北朝、隋唐時崛起和東西突厥的滅亡和西遷 七、契丹的興起、激烈的遼宋之戰和遼朝的滅亡 八、蒙古滅西遼、遠征和立國中、西亞與歐洲 九、突厥西征,立國土耳其和消滅東羅馬帝國 十、宋元之戰、元明之戰和明與西部蒙古之戰 結論 一、漢族常受欺淩之原因 二、漢匈戰爭取勝之原因 三、 漢匈戰爭的重大歷史意義:霸道必敗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民族精神 附錄 一、胡人和匈奴人的容貌,深目高鼻多須 二、匈奴、鮮卑、契丹與漢人同宗的記載 三、匈奴和漢族同文的論證 四、匈奴和漢族的習俗相同 五、壯懷激烈:唐宋詩詞中的匈奴情結 六、遼國的中興之主蕭太后和遼宋戰爭 七、南宋亡國太后謝道清和南宋滅亡的慘況 八、明代瓦剌入侵和土木之變 九、清朝康雍乾三代平定準噶爾叛亂之戰 十、《蒙古族通史》匈奴祖先與後裔擴大化的評論 十一、《光明日報》書評對《漢匈四千年之戰》的高度評價 主要參考書目
周錫山,1944年12月生於上海。浙江寧波人。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藝術學理論專業兼職教授,上海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在文學、史學、美學和藝術學領域皆有研究著作,出版書籍20餘種,發表論文和評論等約200篇。主要著作有《金聖歎全集》(編校)、《王國維集》(編校)、《<西廂記>注釋匯評》(編著)、《<牡丹亭>注釋匯評》(編著),以及《<史記>縱覽新說》《漢匈四千年之戰》《金聖歎文藝美學研究》《湯顯祖與明代文學》《<紅樓夢>的人生智慧》《<紅樓夢>的奴婢世界》《<水滸傳>新說》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