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緒論 0.1 課程簡介 0.1.1 房屋建築學課程的主要內容 0.1.2 房屋建築學課程的主要作用 0.2 建築的基本概念 0.2.1 建築的定義 0.2.2 建築設計的基本規範和標準 0.2.3 建築模數制及建築模數協調 0.3 建築的分類與等級劃分 0.3.1 建築的分類 0.3.2 建築的等級劃分 第1篇 民用建築設計 第1章 民用建築設計概述 1.1 構成建築的基本要素 1.2 建築物的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1.2.1 建築物的構成系統分析 1.2.2 常用的建築物結構支承體系及其基本構成 1.3 建築設計的內容、程序及要求 1.3.1 建築設計的內容 1.3.2 建築設計的程序 1.3.3 建築設計的要求 1.3.4 建築設計的依據 思考題 第2章 民用建築平面設計 2.1 建築平面設計的內容與任務 2.1.1 建築平面設計的內容 2.1.2 建築平面設計的任務 2.2 主要使用房間的平面設計 2.2.1 設計要求 2.2.2 主要使用房間的分類 2.2.3 房間的面積 2.2.4 房間的形狀 2.2.5 房間的尺寸 2.2.6 房間中門的設置 2.2.7 房間中窗的設置 2.3 輔助使用部分的平面設計 2.3.1 衛生間設計 2.3.2 廚房設計 2.4 交通聯繫部分的平面設計 2.4.1 走道 2.4.2 門廳和過廳 2.5 建築平面組合設計 2.5.1 建築平面功能分區 2.5.2 建築平面組合形式 2.5.3 建築場地環境對平面組合的影響 思考題 第3章 民用建築剖面設計 3.1 剖面形狀及各部分高度確定 3.1.1 剖面形狀的確定 3.1.2 各部分高度的確定 3.2 建築層數的確定 3.3 剖面組合及空間的利用 3.3.1 建築空間的剖面組合原則 3.3.2 建築剖面的組合方式 3.3.3 建築空間的有效利用 思考題 第4章 民用建築體型與立面設計 4.1 建築體型和立面設計的要求 4.2 建築體型的組合 4.3 建築立面設計 思考題 第2篇 民用建築構造 第5章 房屋建築構造概述 5.1 建築構造及其研究內容 5.1.1 建築構造原理 5.1.2 影響建築構造因素 5.1.3 建築構造設計原則 5.2 研究建築構造的基本方法 5.3 建築抗震 5.3.1 地震與地震波 5.3.2 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 5.3.3 建築抗震設計要點 5.4 建築構造圖的表達方式 5.4.1 圖線 5.4.2 比例 5.4.3 尺寸標注 5.4.4 剖切符號 5.4.5 索引符號與詳圖符號 5.4.6 引出線 5.4.7 其他符號 5.4.8 定位軸線 5.4.9 建築圖圖中尺寸標注 5.5 建築模數協調標準 5.5.1 模數 5.5.2 構件的相關尺寸 思考題 第6章 基礎與地下室 6.1 地基與基礎 6.1.1 地基與基礎的概念 6.1.2 基礎應滿足的要求 6.1.3 地基應滿足的要求 6.1.4 地基的類型 6.2 基礎的埋置深度及其影響因素 6.2.1 基礎埋置深度的概念 6.2.2 基礎埋深影響因素 6.3 基礎的類型與構造 6.3.1 基礎按所用材料及其受力特點的分類及特徵 6.3.2 基礎按構造形式的分類及特徵 6.4 地下室構造 6.4.1 地下室的分類 6.4.2 地下室的組成 6.4.3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構造 6.5 建築基礎Revit建模 6.5.1 建築基礎詳圖識讀 6.5.2 建築基礎Revit建模實操 思考題 第7章 牆體 7.1 牆體的作用、類型及設計要求 7.1.1 牆體的作用 7.1.2 牆體的類型 7.1.3 牆體的設計要求 7.2 砌體牆的基本構造 7.2.1 砌體牆的材料 7.2.2 砌體牆的組砌方式 7.2.3 砌體牆的細部構造 7.3 隔牆和隔斷 7.3.1 隔牆 7.3.2 隔斷 7.4 非承重外牆板和幕牆 7.4.1 非承重外牆板 7.4.2 幕牆 7.5 牆面裝修 7.6 牆的Revit建模 思考題 第8章 樓地層及陽臺、雨篷 8.1 概述 8.1.1 樓地層的構造組成 8.1.2 樓板的類型 8.1.3 樓板層的設計要求 8.2 鋼筋混凝土樓板構造 8.2.1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 8.2.2 預製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 8.2.3 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樓板 8.3 樓地層的防水、隔聲構造 8.3.1 樓地層的防水構造 8.3.2 樓地層的隔聲構造 8.4 樓地面層的裝修構造 8.4.1 地面的設計要求 8.4.2 地面的構造 8.4.3 頂棚構造 8.5 陽臺、雨篷等基本構造 8.5.1 陽臺 8.5.2 雨篷 8.6 建築樓板Re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