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各界盛讚 推薦序 行為的出現其來有自,學習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 最好與最糟,硬幣的兩面 黃植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 推薦序 《行為》與惡的距離,「沒有自由意志」的惡就不用懲罰? 謝伯讓(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持人) 前言 把事情擺進籃子裡頭、在清楚界定的範圍內解釋有其好處,但也可能嚴重破壞你的思考能力。我們要去理解人類彼此傷害與互相照顧的技藝,以及生物學如何和這兩者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1 行為 行為的意義深受脈絡影響。若要簡略表達這本書中難以簡化的概念,可以說,這本書在談的是「我們最好與最糟的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2 一秒之前 利社會或反社會行為出現的前一秒鐘,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將這句話翻譯成神經生物學的語言,那就是:在那一秒鐘,動作電位、神經傳導物質和腦中不特定區域的神經迴路,發生了什麼事? 3 數秒到數分鐘之前 在參與者眼前閃現一張臉,只要十分之一秒,他們大腦的運作就會隨著照片中的種族不同而出現變化。各種不同的感覺訊息都能引起大腦的活動,影響一個人產生利社會或反社會行為的機率。 4 數小時到數天之前 就功能多樣性與作用長度而言,荷爾蒙大大超越了神經傳導物質。然而荷爾蒙不會決定、命令、導致或創造行為,而是讓我們對於某些社會性觸發事件更敏感,放大我們原有的行為傾向。 5 數天到數個月之前 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件,神經突觸怎麼能夠「記得」——大腦如何記憶?神經系統中,幾乎所有能夠測量到的指標,都可以因應經驗、健康和荷爾蒙的持續刺激而改變。重要的是,當我們到了不同的環境,這些改變經常是可逆的。 6 青春期,或者說是「老兄,我的額葉皮質跑哪去了?」 主導情緒管理和衝動控制的額葉皮質,直到20歲中期才功能完善;而大腦中越晚成熟的腦區,就有越高比例由環境塑造,而非受基因影響。瞭解這點,才能解釋為什麼青少年如此難搞,又能改變世界。 7 回到搖籃裡,回到子宮裡 童年的一切幾乎都會造成改變。環境刺激、管教方式、甚至出生前母親的壓力和營養狀況,都會使個體更可能傾向往某個方向發展,提高我們在成年後出現某些行為的機率。 8 回到你還只是個受精卵的時候 人們之所以對基因與行為的連結存疑,是因為有人使用屬於「偽科學」的遺傳學來證明各種偏見與歧視。實際上,遺傳的作用極度仰賴脈絡:別問一種基因做了什麼,要問它在特定的環境下、在和其他基因一起組成的特定網絡中做了什麼? 9 數百到數千年之前 想像有一隻猴子、一隻熊和一根香蕉,並進行分類。西方人習慣用類別來思考,將猴子和熊放在一起;至於東亞人則會用關係來思考,而將猴子和香蕉放在一起。就生物學的觀點而言,大腦塑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形塑了大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說它們「共同演化」。 10 行為的演化 天擇不是只在解剖學和生理學層面運作,也可以展現在行為上。但難道所有事情都必須圍繞著競爭、圍繞著個體或群體比別人留下更多的基因、適應度更佳、生殖成就更高?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11 我群vs.他群 大腦會用驚人的速度把人二分為我群和他群,膨脹我群的優點,對他群萌生敵意。但人類的異己區分具有某些獨一無二的特性:我們可以同時屬於各種不同類別的我群,而且這些類別的相對重要性可以在短時間內發生改變。 12 階層制度、服從與反抗 人類的階層制度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其他動物的異己區分。但就像其他物種一樣,人類的生活品質也會因為位階的不平等而有所不同,影響個體的大腦和各種生物機制。 13 道德與做正確的事——在你搞清楚那是什麼之後 許多道德哲學家相信道德判斷基於思考與推理。但人類經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做出某個判斷,卻深信那是正確的。在什麼樣的脈絡下,我們會傾向運用快速而自動化的道德直覺,或是進行有意識而刻意的道德推理? 14 感受別人的痛苦、理解別人的痛苦、減緩別人的痛苦 同理使我們有可能展現「慈悲心」,對他人伸出援手。不過當同理帶來的痛苦令人懼怕,我們就可能放棄慈悲的作為。同理心在什麼時候能引導我們做出好的行為?當我們確實付諸行動,受益的又是誰? 15 我們賴以殺戮的隱喻 透過檢視其他物種可以深入理解人類。但有些人類行為沒有先例、完全獨立於其他物種——人們願意為了一幅漫畫、一面旗幟、一件衣服、一首歌而殺人或被殺。我們混淆實際與隱喻、賦予象徵足以威脅生命的神聖價值,這些能力可以用來引出我們最好的行為。 16 生物學、刑事司法系統與(喔,有何不可?)自由意志 我們已經解釋了行為如何受到大腦的神經元、神經傳導物質、表觀遺傳和基因轉位現象所影響……受胎內環境、基因和荷爾蒙、教養或文化、或什麼時候吃早餐所影響。我們的行為似乎受到種複雜因素所決定,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我們擁有某種程度的自由意志。 17 戰爭與和平 和過去比起來,人類在有些事情上進步了,但不代表進步就是好的。暴力的人變得比較少了、社會也試圖包容他們,但壞消息是那少數暴力的人力量越來越強;過去動亂由棍棒或彎刀開始,如今則是自動武器或炸彈。現在我們要透過本書提供的洞見,來看看怎樣可能有所幫助。 結語 隨著我們對行為的瞭解變得更透徹,會發現沒有哪一個原因導致什麼事情——實際上,每個東西都只是調節了其他東西。我們看似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改善任何事情,但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嘗試。如果你正在讀這段文字,你大概很適合做這件事。 致謝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圖片出處
作者簡介 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 他是位神經生物學家(研究大腦的人),也是靈長類對物學家(研究猴子和猩猩的人),從小喜歡閱讀,花長時間閱讀和想像與銀背大猩猩一起生活的樣貌。他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父親是來自蘇聯的猶太移民。 1978年,薩伯斯基在哈佛大學以優異成績獲得生物人類學學位,之後前往肯尼研究野外猩猩的社會行為。之後回到紐約並在洛克菲勒大學學習,獲得了博士學位。他目前是史丹福大學生物學暨神經學教授,麥克阿瑟基金會授予研究資助,也是好幾本書的作者。著有數本非虛構作品,包括《一隻靈長類動物的回憶錄》(A Primate’s Memoir)、《睪固酮的麻煩》(The Trouble with Testosteron)和《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他與妻子、兩個孩子和他養的狗住在舊金山。 許多人說,《行為》一書只有這位研究人類行為的世界級科學家薩伯斯基寫得出來,它一書回答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我們的行為從何而來? 譯者簡介 吳芠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畢業。 譯有《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如何說,如何聽》、《當我即將離你而去》。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