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完成這本書的時候,叔本華只有28歲。這位被稱為深度憂傷和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後輩,他認為"人生有如鐘擺,擺動在痛苦與倦怠之間……當人們把一切痛苦歸之於地獄,那麼剩下來屬於天國的只有倦怠。"這部後來影響了包括尼采、瓦格納、托瑪斯·曼甚至存在主義的哲學名作,包含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細節,其後他漫長一生都只不過是在解釋或補充這部著作。 對於長期被人們忽視的歲月,他表示: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 如今,他的名字已成為了偉大哲學的代名詞,時間證明了,是他的時代配不上他。 尼采、托爾斯泰、卡夫卡、愛因斯坦、華格納、佛洛德……他們全部都是叔本華的仰慕者 這位被稱為極悲觀的哲學家,以他的唯意志論和憂傷語調征服了無數後輩,就此點亮了人類思想的光輝歲月。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2.22-1860.9.21) 德國哲學家,非理性主義哲學先導,唯意志論創始人。 先後提出"充足理由律"及其"四重根",且對康得哲學有重要批判。 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欲望和衝動的洞察,啟發了之後的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 其哲學思想深刻影響了瓦格納、尼采、托爾斯泰、莫泊桑、維特根斯坦等眾多文人和哲學家,以及愛因斯坦、薛定諤、佛洛德和榮格等科學家、心理學家。 代表作品有《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附錄與補遺》等。 譯者 林建國 翻譯家,代表譯作有《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