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第一章 沒有古代的“天下”,難有今天的“中華民族” “中國”是如何變成今天這個模樣的//“周禮”奠定了中國的精神底色//“天下”登場,中國有了方向感//“九州”是“大禹”用脚丈量出來的//虛虛實實看“九州”//古帝王常常表演與上天溝通的游戲//“九州”是一個古代經濟地理專用名詞//“五服”是“天下觀”的政治制度設計//“中國”無內外,“天下”是一家//古代的“夷”和“夏”是怎樣區分的//“夷”可變“夏”,“夏”可變“夷”//“中國”的版圖會因族羣遷移變大變小//宋明之際的夷夏觀//從“天下”到“國家”觀念的演變//到底“中國”該不該有君主//“中華民族”觀如何挑戰古代文明等級論 第二章 為什麼古代帝王都要立“正統” 中國古人的字典裏沒有“未來”這兩個字//“五德終始說”與朝代的循環往復//“回向三代”與“文質互補”//“五德終始說”在漢代是怎麼體現的//帝王立“正統”還需要“改正朔”//“祥瑞”降臨與“天命”感召//漢唐帝王特別懼怕“天譴”//政治預言的神祕力量//帝王自帶“神跡”光環的故事應運而生//皇帝立“正統”的規矩在宋代以後改變了//好談“大一統”的清朝人//“大一統”觀支配著中國人的思維 第三章 儒法思想:從尋求差異到彼此互補 周代禮制秩序如何塑造儒家觀念//孔子首度發明“仁”,開始關注人的內心修養//古代中國的人倫秩序和社會關係起源于儒家思想//孔子如何處理自身慾望與他人慾望的關係//孟子“仁義”觀奠定儒家心理修煉的基調//荀子“性惡說”及其影響//現實君主為什麼比古代聖王更加重要//“公”與“私”的界限應該劃在哪裏//“游俠”爲何成爲儒家的眼中釘//談論“兼愛”的墨家最終成爲歷史塵埃//“大一統”國家爲什麽選擇了儒家思想//法家精神:尋求規則的“確定性”//從荀子的“法後王”到法家的“法時王”//法家如何處理“法”與“術”的關係//法家“馭臣之道”的精髓是什麽//什麼是法家的臣子“進言之術” 第四章 老莊思想:俗世中的生存智慧 眾說紛紜的“道”究竟是什麼//“無爲”一度成爲漢代皇家的宣傳口號//道家的“自由”是如何被後人誤解的//真的是“知識越多,越無用”嗎?//柔弱勝剛強:老子的基本處世態度//道家“藏拙”的奧祕是什麽//“逍遙遊”是幻想成為一個超大的“自我”//“齊物論”是認識事物相對性的一種方法//“知識”不是用來判斷是非,而是爲了順應自然//莊子思想的核心是一種生存哲學//不能割裂且互為鏡像的儒道思想 第五章 宋明“新儒學”到底“新”在哪裏 為反官學而誕生的“新儒學”運動//“新儒學”奪取了“道”的使用權//新儒家的“理”該怎麽解釋//“天理”與“人慾”的纏鬥//怎樣縮短“修身”與“治國平天下”的距離//新儒家是如何推動儒學走向世俗化的//一個人的“心”到底有多大//“知”與“行”是一回事嗎?//致良知突出“心靈”在處世中的首要作用//“新儒學”與西方思想的挑戰 第六章 中國佛教如何成了一種入世的智慧 人為什麼總會感到痛“苦”//從“十二因緣說”到“輪迴說”//擺脫“苦”的辦法:戒、定、慧//“現世現報”還是“來世果報”//佛教的“隱身術”:格義//佛教與儒家都談“心”,到底有什麽不一樣//禪宗的減法//禪宗公案:一場場猜謎遊戲//禪宗與明清文人的精神傳統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