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特· R. 巴托爾(Curt R. Bartol)
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社會心理學博士;
美國卡斯爾頓州立學院(Castleton State College)司法心理學研究生院院長,從教 40 余年,教授生物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課程;
臨床心理學家,在美國市級、州級和聯邦執法機關擔任警方顧問 30 余年;
他的著作包括《司法心理學》( Introduction to Forensic Psychology)、《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與反社會行為》(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犯罪與犯罪心理畫像》( Criminal and Behavioral Profiling)、《心理學與法律》( Psychology and Law)等。
安妮·M. 巴托爾(Anne M. Bartol)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刑事司法學博士;
在大學從教近 30 年,教授司法學、社會學、新聞學等課程,並在兒童和青少年保護機構擔任社工;
她與柯特·R. 巴托爾合著了《司法心理學》《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與反社會行為》《犯罪與犯罪心理畫像》《心理學與法律》等著作。
譯者簡介
《犯罪心理學》第 12 版由中國政法大學馬皚教授組織翻譯,譯者團隊由來自中國政法大學、杭州師範大學、四川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西南政法大學等院校的 24 位犯罪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犯罪學與司法心理學領域權威專家、學者組成。
本書由中國法律英語權威、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張清教授,犯罪心理學專家林振林博士組織審校。
馬皚
中國心理學會認定心理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刑法學犯罪心理學方向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青島認知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長;
曾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位犯罪心理學博士,師從我國當代著名犯罪心理學家羅大華教授;
曾獲“中國心理學會學科建設成就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近 20 項榮譽;
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心理學、犯罪與刑事司法心理學、越軌社會學、社會問題、人工智能與心理學交叉領域、非接觸式心理評估;
主持 30 余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子項目等;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心理學卷法律心理學分卷主編,主要著作、編著與譯著包括《法律實踐中的心理學》《犯罪人特征研究》《法證心理學》《劍橋司法心理學手冊》等 30 余部,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80 余篇。
李安
麗水學院校長、教授,講授法律心理學、法律方法論課程;
杭州師範大學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主任、浙江省法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行為法學會法律風險防控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法律心理學、法律方法論等;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4 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 1 項,以及其他省部級研究項目 4 項。
楊波
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心理學系二級教授、刑法學犯罪心理學方向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監管人員風險評估與矯正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社會心理服務團總幹事、中國社區發展協會社區心理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司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等;
主要研究領域為犯罪行為的神經心理機制、成癮行為心理學、循證矯正、神經法學等;
主持 20 余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司法部重點委托項目、其他橫向課題等;
在《中國科學》《心理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100 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