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斯里蘭卡看見伊本.巴圖塔:肉桂、珍珠、紅寶石國度追尋中世紀最偉大旅行家的足跡
|
|
Ibn Battuta in Sri Lanka |
|
|
|
|
|
|
|
|
ISBN |
9786267520161 |
定价 |
NT480 |
售价 |
RM75.00 |
优惠价 |
RM62.25 *
|
作者 |
阿米娜.胡賽因
|
译者 |
廖婉如 |
出版社 |
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 |
2024-10-0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0 页. 14.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追隨中世紀最偉大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塔的足跡
探索香料、路上絲路交會處斯里蘭卡的神秘面紗
在西方殖民者踏足前,這裡已經有香料的存在和交易
|2021斯里蘭卡國家人文類文學獎
|2020 格拉蒂恩獎(Gratiaen Prize)入選名單
李易安|文字工作者
張育軒|說說伊朗創辦人——推薦
白人尚未殖民進入的斯里蘭卡
為什麼伊本.巴圖塔到這裡?
「這是伊本.巴圖塔迷會愛不釋手的一本書,也是一本精彩無比的遊記。」——作家提姆.麥金塔—史密斯(Tim Mackintosh-Smith)
十四世紀,伊本.巴圖塔完成一條長達十一萬七千公里的旅途,經過了現在四十四個國家的國土,他的旅程記錄在《遊記》(台灣譯《伊本.巴杜達遊記》,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在三十年的旅途過程中,他經過了大部份著名的穆斯林世界,也到了許多非穆斯林的地區,旅途包括北非、非洲之角、東歐、中東、南亞、中亞、東南亞及中國等地。
當時,穆斯林的商貿勢力達到巔峰,不僅在陸上是如此,也在海上稱霸。遊歷過四十個國家,走過十二萬公里路,中世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圖塔靠的正是,正值伊斯蘭世界橫跨陸地與海洋之際,不論走陸路或海路旅行,沿路都能找到殷勤款待和人脈關係。當伊本完成伊斯蘭的五功之一:前往麥加朝覲後,她還在穆斯林世界的中心修習神學。學成後,他大可返鄉,當個受人尊敬、學養深厚的宗教學者。究竟是什麼促使他加入商隊行列,跳上船隻,獨自穿越危險地區,讓性命多次危在旦夕?
他走過非洲、中東、中亞,最後到印度達德里。當地蘇丹任命他為伊斯蘭法官,隨後等到另一項期盼已久的任務,在一三四二年出使中國,謁見蒙古皇帝。在前往中國的路上,他經過了斯里蘭卡,本書的地點。
時間回到二十世紀的現在,作者阿米娜.胡賽因在斯里蘭卡普塔勒姆的一面髒汙街牌看到伊本.巴圖塔的名字,她許下心願,尋找他在斯里蘭卡的蹤跡。身為斯里蘭卡知名慈善家阿布杜爾.嘉福爾(N.D.H. Abdul Ghaffoor)的後裔、伊本.巴圖塔的虔誠信徒,她思考為何伊本來到這裡?以及他來到斯里蘭卡時,當時白人尚未殖民,蘭卡是什麼樣的地方?循著伊本的遊記部分與作者的追索,我們一起進入十四世紀的斯里蘭卡。
跟隨伊本.巴圖塔的腳步,我們更加認識斯里蘭卡的宗教、貿易、社會文化。他探查了當地的特產:寶石、肉桂、椰子等,這些商品通過貿易流向世界各地,也吸引了阿拉伯商人和其他國家的商人來到斯里蘭卡。當時他採訪了採珠的過程,認為當牡蠣的肉與空氣接觸就會變成珍珠,反映了當時對於珍珠的產出過程的想像。透過當地的肉桂生意,可以看出當時斯里蘭卡的貿易的繁榮程度。
他也特別去亞當峯,朝聖「亞當的足跡」。因為是穆斯林的緣故,在斯里蘭卡遇到了佛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特別紀錄觀察到不同信仰的人們之間的互動,例如一則穆斯林朝聖者得到當地印度教祭司的幫助的神話故事,導致當地儘管佛教鼎盛,也非常歡迎異教徒穆斯林。甚至對修行的苦行僧相當尊重,會邀請他們到家裡住下,提供他們食物。與統治者阿利亞.查克拉瓦提的會面下,他仔細描寫這位君王的非凡氣質,他寫下的紀錄,對世界留下了一定程度的斯里蘭卡的印象。
在二十一世紀的斯里蘭卡追索伊本.巴圖塔的足跡。從蘊藏珍珠的西北海岸,越過聖足峯或眾所周知的蘭卡山,南下位於德維努瓦拉有舞姬和婆羅門僧進駐的華美廟宇,繼而前往可倫坡;她追隨他的遊蹤,航海時代已經夠艱難的了更遑論中世紀,從他的起點普塔勒姆出發。一路上,她尋找在記憶裡的伊本.巴圖塔,發現了那土地充滿神話與傳奇,跟那位旅人本身一樣多采多姿。
國外推薦金語:
- 「伊本.巴圖塔在十四世紀走訪斯里蘭卡的蹤跡難尋。但是阿米娜.胡賽因深知,憑藉著一些靈感或機遇——沒錯,正如阿拉伯人把這座島叫作薩蘭迪布(Serendib),取「機緣巧合」(serendipity)之意——加上文獻研究和實地走訪的功夫,往往可以把那些蹤跡找出來。這本書結合了所有這些研究形式,探究值得參訪的蘭卡史蹟,引人入勝——並且附帶地但也很重要地檢視了阿米娜.胡賽因個人生命及其家族。
在這涵蓋了穆斯林聖祠、佛寺、印度神廟和天主教堂的個人朝聖過程中,她有了最重大的發現:過往歲月存留下來的,為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讓我們知曉在當今年代所流失的:尤其是傳統蘭卡一向珍視的『多元文化奇蹟』危在旦夕。於是阿米娜.胡賽因提醒我們,文化和宗教的多元性在當今面臨威脅,正如生物多樣性的式微;良善與共存瀕臨絕跡,就如野生動物瀕臨絕種。也許最重要的是,她是個對抗沙文主義、醜陋和偽善的勇敢鬥士,一如她在身心靈方面熱切追隨伊本.巴圖塔的足跡。這是伊本.巴圖塔迷會愛不釋手的一本書,也是一本精彩無比的遊記,熱愛蘭卡這片多元文化的美妙土地的人,更是不容錯過!」——提姆.麥金塔—史密斯,《葉門》、《與丹吉爾人同行:追尋中世紀旅行家伊本.巴圖塔的足跡》、《阿拉伯人三千年》作者
- 「透過她魅力十足、富有洞察力,以及從主人翁伊本.巴圖塔時而非常古怪的眼光,阿米娜.胡賽因召喚出十四世紀的斯里蘭卡及其周遭地域,栩栩如生。我深深著迷於書中的世界,沉浸在時間和空間的細節,以及在書中遇見的各種人物。我們看著作者在當代斯里蘭卡尋索這位迷人的歷史人物,今昔的對比織就出一襲富麗華美的織錦。」——悉亞姆.塞瓦杜萊(Shyam Selvadurai),《滑稽男孩》、《肉桂園》和《餓鬼》作者。
- 「阿米娜.胡賽因寫了一本美妙無比的書,講述中世紀偉大旅人伊本.巴圖塔在蘭卡從普塔勒姆前往亞當峯及回程的遊歷,其中穿插著她個人追本溯源的旅程。這是一場了不起的研究饗宴,對於在途中相遇的人,她充滿了同情與理解,讀來精采有趣。她以詳實、流暢,時而淘氣的手法,書寫歷史的一個側面,令大多數的歷史學家相形見拙!當一個善於說故事的人遇上另一個,你得到的就是珍寶!」——尼拉.維克拉馬辛哈(Nira Wickremasinghe),《當代斯里蘭卡:認同競逐的歷史》、《裝扮殖民的政體:斯里蘭卡的政治、穿著與認同》作者。
- 「阿米娜.胡賽因寫了一本美妙又席捲人心的書,展現了她驚人的研究能力,以及把她的知名主題變得活靈活現的能耐。一本涵蓋廣泛、精采絕倫的作品,照亮了過往歲月,也為我們所繼承的這個世界投射光亮。」——納約米.穆納維拉(Nayomi Munaweera),《千鏡之島》、《我們之間的謊言》作者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絲路的召喚
第二章 求知去吧,哪怕遠在中國
第三章 從丹吉爾來的人
第四章 普塔勒姆
第五章 肉桂海岸
第六章 採珠人
第七章 船舶和語言
第八章 紅寶石之地
第九章 別害臊,想要什麼儘管開口
第十章 原住民
第十一章 大象岩的神明
第十二章 鐵道轉彎處
第十三章 尋找沙摩
第十四章 聖山
第十五章 叫人打退堂鼓的山
第十六章 四十一名朝聖者
第十七章 吉蘭尼
第十八章 藍雲河路線
第十九章 五百名舞姬和一千名教士
第二十章 卡里
第二十一章 喀朗布
第二十二章 鹽田的土地
後記
給讀者的話
謝辭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阿米娜.胡賽因Ameena Hussein 作家、裴瑞拉—胡賽因出版社(Perera-Hussein Publishing House)共同創辦人兼企劃主編。
阿米娜.胡賽因是個社會學家,文章散見於各種國際文選和媒體,包括《紐約時報》。她的作品往往反映、讚揚或批判斯里蘭卡穆斯林社群鮮為人知的面向。身為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的成員,她擔任該計畫夏日寫作課「字裡行間」的講師。她目前若非住在家鄉可倫坡,就是在斯里蘭卡西北部海岸普塔勒姆沒水沒電的隱居處。
譯者簡介
廖婉如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技術學院講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巴黎藍帶學校廚藝學校日記》、《紐約的窗景,我的故事》、《變臉的緬甸》、《愛情的險岸》、《心靈之眼的旅程》 (以上均為馬可孛羅出版)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