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社交障礙、自卑心態、缺乏安全感、極端控制慾…… 16個臨床心理案例剖析青少年的內心困境, 解讀孩子的心理矛盾, 探索家庭模式對情感與行為的影響! ▎內容概述 本書收錄了16個在兒童青少年臨床心理治療中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涵蓋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多種心理問題,如厭學、情緒波動、人際交往困難及自我認同等。從九歲到十八歲的年齡跨度,讓讀者能夠一窺不同階段青少年的心理特徵及內心世界。身為一名臨床心理醫生,作者不僅僅是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孩子,更是努力去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困惑、無助、憤怒與悲傷。這本書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在這些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為他們提供支持與陪伴,讓他們能夠更順利地迎接未來的人生挑戰。 ▎案例深入剖析 書中的每一個案例都來自作者親身的臨床經驗,這些故事不僅讓人深思,更讓讀者看到孩子們內心世界的複雜與脆弱。無論是那個被認為頑皮的小男孩,還是與家人抗爭的壞女孩,他們的故事都揭示了表面行為背後深藏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渴望。透過這些生動的案例,作者希望讀者能夠更加理解和包容這些孩子,並在他們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成為他們的依靠。 ▎家庭與心理健康 書中除了對個別案例的剖析,還加入了大量的家庭模式分析,旨在展示家庭環境與孩子心理狀況之間的高度相關。作者闡述了家庭模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症狀」,並希望能藉此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視角,來理解和應對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與挑戰。這樣的分析並不是為了簡單地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而是希望鼓勵父母、教師以及心理工作者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因為在這個充滿變化和不確定性的階段,孩子們依然擁有強大的可塑性和希望。 ▎橋梁與未來展望 本書的成書初衷,是希望在家長、教師和兒童青少年之間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因誤解與失望造成的衝突與悲劇。作者提到,當孩子向父母伸出求助之手卻被無視或斥責,這不僅延誤了治療,甚至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華人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普及仍然不足,許多家長對心理問題的認知落後於經濟發展。透過本書,作者希望能夠推動這種現狀的改善,讓更多人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為每個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加支持性的環境。 本書特色 本書以作者親身經歷的十六個青少年臨床案例,生動呈現兒童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心理挑戰。書中不僅揭示了這些孩子內心深處的情感與需求,還深入分析了家庭教育對孩子心智發展的影響。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構心理問題,旨在為家長、教師和孩子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在信任與理解的前提下建立起更親密融洽的關係。
前言 Story 1 爸爸是賺錢工具 Story 2 媽媽的手就是我的手 Story 3 父母真的長大了嗎? Story 4 「乖小孩」之殤 Story 5 「壞小孩」之悲 Story 6 文化與家庭之戰 Story 7 「生塊叉燒都好過生你」 Story 8 用生命來爭奪控制權 Story 9 上學為何這麼難? Story 10 「笨小孩」之盼 Story 11 情緒總是失控,為哪般? Story 12 你要上廁所嗎? Story 13 普通家庭的「富二代」 Story 14 希望生病 Story 15 越保護,越自卑 Story 16 頹廢的孩子,是因為懶嗎?
作者簡介 韋志中 心理學者,諮商心理師。畢業於心理研究所,主攻心理諮商與治療。從事心理諮商與心理教育工作20餘年,已出版有《正向心理學的深度解析,6堂正面情緒培育課》、《畫心,繪畫心理治療技術教學案例實錄》、《從敏感到僥倖,無所遁形的40個人性弱點》等40餘部書籍,發表論文90餘篇。 周治瓊 少兒科心理醫生,心理諮商工作室創始人。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相關工作5年,共接診患者2000餘人,累計治療時間達5000小時。臨床經驗豐富,能準確分析兒童青少年問題背後的成因,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同時擅於結合家庭治療,改善家庭互動模式。發表多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論文,協助編寫《青少年心理學》等書籍。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